• 首页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大讲堂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安洋

安洋

    责编/图编文章
  • 武元直《赤壁图》金人为何爱苏轼?

    两宋时期,南北分立,在北宋郁郁不得志的苏轼,却在北国风靡一时,文学、书画圈的名士,皆奉苏轼为宗主。画家武元直的《赤壁图》,正是这个时代下的特色产物。……

    作者: 杨睿 

  • 《读碑窠石图》 无字碑上的幽思

    萧瑟冬日,荒野之中。一位头戴斗笠的骑骡老人停下了脚步,他将手杖交给随侍的仆从,自己则微微抬起头,观看着面前的一通碑石。古碑螭首龟趺,高大矗立,却无任……

    作者: 苏蘅 

  • 城记 千里运河 各有悲欢

    因运而兴,又因运而衰,无数城镇的命运就这样与大运河紧密联结在一起。读城,即是读运河。

    作者: 李粹之 遗岕 

  • 淮安清口枢纽 黄、淮、运三河的博弈

    大运河、淮河、旧黄河在淮安交汇,形成了世界上罕有的大江大河平交格局。桀骜难驯、泥沙俱下的黄河,时常威胁着运河安全。三条河的拮抗,是干系运河畅通的重中……

    作者: 李希光 

  • 漕运之殇 被牺牲的局部

    为首都输送漕粮,是运河最为重要的使命。而为了维护大运河的存在与畅通,要付出什么代价?

    作者: 季直 

  • 《北周文王碑》宇文泰那张虚伪的面孔

    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却是满纸荒唐言。

    作者: 李粹之 

  • 制甲材料 更轻、更软、更强

    藤甲不怕火攻?绢帛不只装饰?纸甲强比铁甲?丝棉竟可防弹?甲胄制作,在更轻、更软、更强的路上,走得比你想象的更远。

    作者: 川丹丹 

  • 《故马公墓志铭》揭开郑和身世之谜

    郑和下西洋名垂青史,但其出身家世如谜一般,直到一通碑刻的发现。

    作者: 川丹丹 

  • 器座 配角之美

    器座,用于承托器物。古人因器配座,为彰显器而雕琢装饰其座。座与器和谐共存,宾主相宜。器座之美,美美与共。

    作者: 黄松涛 

  • 曹植:十年羁旅客

    天下为牢笼,宗藩如囚徒。在森严的藩禁制度下,宗藩举手投足处处得咎,任凭你有卓越的才智,也只能在“规矩”中消磨终老,郁郁而终。三国时期的才子曹植,就是……

    作者: 苏蘅 

  • 6
  • 7
  • 8
  • 9
  • 10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