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信念始于公元前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0日 文章出自:地理社区 作者: 周文剑 

标签: 建筑照片   瓜州县   军事地理   文化苦旅   

塔尔寺因修建于唐开元年间,所以又名“开元寺”,元朝时因为朝廷崇信密宗,才改名为“塔尔寺”。在中国,叫塔尔寺的寺院甚多,但是,能够有如此之久历史,且充满传奇与神秘色彩的“塔尔寺”仅此一处。

一千多年前,大唐高僧玄奘为了求取真经,从长安出发,在今甘肃酒泉一带偷出国门,踏上一条冒死西行之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怀着无比强烈的创作欲望,孤身一人前往塔尔寺,拍摄这座历经千年风雨,且让我魂牵梦绕的古迹星轨。

虽然塔尔寺就在我的故乡,也无数次来过塔尔寺,但是,晚上在这里拍摄,且是一个人,这还是第一次,一路经过锁阳城文管所得许可,驾车通过超过5公里的红柳林,停车、熄灯后,我却不敢下车,荒芜的隔壁,漆黑的夜晚,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自己的呼吸都感觉鼻孔在耳畔,头发被微风吹得沙沙声都清清楚楚… …在一千多年前,就在这漆黑恐怖的夜里,一心求取真经的玄奘法师冒死西行,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往“西天”。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如此描述这片戈壁:“长八百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顾影唯一……”

尽管如今塔尔寺已成废墟,但实际上它曾规模庞大,香火极盛。初唐时,这里留下了独孤达、李昌、薛仁贵等名人的足迹,但最为人所称道的,当属《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当年,年仅29岁的玄奘离开长安两个月后到达瓜州,在塔尔寺讲经,为亡灵超度了近一个月,并补足了装备——包括那匹在小说里被描写成“白龙马”的枣红瘦马,穿过五座烽燧,八百里戈壁沙漠,才得以穿越“死亡之海”,走向他心目中的“西天”。

沿着文物保护所做的栈道,来到塔尔寺下,仰望这座千年古建,一切恐惧都随风而去,是啊,千年不倒的古塔,是上天给予的眷顾,还是佛祖冥冥之中的保佑,使他让千年后的人们依然能够一睹它的风采,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史书记载,这片戈壁记录了唐代瓜州城的血泪史:从汉代起,瓜州一直都是极为繁荣的河西城市,但到了唐代被吐蕃占领后,就屡遭血光之灾,发生过无数次屠杀。瓜州活地图李春元老师曾告诉我,在塔尔寺周边的地下,有好几处“万人坑”,当巨大的风沙把表层的沙子刮走后,一排排层层垒叠的人骨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经考证后发现,其中有很多骨骸被捆绑着手足,是被钝器击打头部死亡后才埋入沙坑的。

遗址上,还能依稀看到当年留下的建筑痕迹:高僧大德的圆寂塔、诵经殿堂、藏经楼和僧侣居室……在黑夜稍微能辨的视线里,只有遗址渺渺呼呼的还矗立在风中,显得肃穆而荒凉。

一个人的世界是孤独的,尤其身处荒漠,虽有相机和马相伴,但是我能够体会到当年玄奘大师的那份孤寂,或许,能够在这种孤寂下坚持的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信念,对信仰的信念,对爱好的信念。难不成在这当年大师讲经说法的圣地我受到大师的点化了?是啊,有信念为伴,还怕什么呢?

走吧,虽然脚下是历史的沉淀,是不时扎入皮肤的骆驼刺,是让人心灰的荒漠,我们还是要抬起高傲的头颅,一路向前,向心中的信念,前进!

把我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点评,请点这里投稿

选择点评项

  • 读后感言
  • 可圈可点
  • 提升空间
  • 背景知识
  • 有点争议
读后感言
收起
全部评论(0)
热度
时间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