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环绕 新都是成都平原的“上风口”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8日 文章出自:地理社区 作者: 杨博 

标签: 城市中国   

水以城名,城倚水兴。古蜀江水得到进一步治理之后,古蜀人生产活动的中心,遂由平原边区的丘陵转向平原纵深地带,蜀王开明氏在治水平患最得意之地今新都军屯镇营建的开明王朝都邑,就成了历史上治水兴城的典范。而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垦荒、引水做出贡献的清白江、毗河等流域,如今依然清澈,它们不仅见证着新都城邑从古到今的演变,还成为今天装扮城市形象的重要景观。

长空鸟破苍烟去,落日人从绿野来”,南宋诗人陆游在《暑行憩新都驿》中描述了新都山水清新的自然风貌。在成都人们眼中,城西一直享受着“上风上水”的美誉。然而据中科院成都分院山地研究所研究,成都的特殊地形地貌决定这个城市的各个方位都有不同强度的风吹进,其中频率最多、最强的来源于城市的北部偏东,即新都所在的城北才是成都平原腹心城区大气环流真正的“上风口”。

引领中国风水思想发展的经典著作《葬书》有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这就是说,新都地理大局之妙,除了雄踞成都上风口以外,更在得水而兴,水脉纵横,水迹绵远,古蜀国以降,水运通畅,商运通达。

新都拥有成都水质最好的河流,毗河和清白江像是两条龙,一南一北穿境而过,几乎环抱着城池,两条流域分支众多,溪河纵横,滋润着新都沃土三千年。公元前256年,都江堰奇迹般的在岷江出山口建成,《史记》记曰:“蜀首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都江堰渠首枢纽与“成都二江”作为一个整体,润泽天府。南北朝任豫《益州记》称:“二江者,郫江流江也”,郫江即是柏条河,通过都江堰枢纽蒲柏闸分流,向东南,至郫县石堤堰始称毗河,在邵家寺流入新都境内,并最终在金堂赵镇汇入沱江。

新都南有毗河,北有清白江,皆是得都江堰之利。清白江属都江堰蒲阳河水系,是都江堰内江的极北干流。过新都入广汉后,又东南流入金堂县,经青江镇而达赵家渡,与雒水汇合,是为湔江,即入沱江。因此,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毗河与“穿湔江水堰流以灌平陆”的清白江同时作为沱江支流,水源却来自岷江,因此毗河和清白江不仅以母亲河之姿成为新都的饮用水之源,更是在盆地北缘链接岷沱水系,见证着《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论断,新都也因此成为岷沱之间得都江堰之利的天府膏腴。

新都的公园也是各有特色。体育森林公园依照“体育 森林”的主题,在绿地和生态林带中建有多条游走步道、自行车道和健身走廊,再配上齐备的体育设施,使这里成为新都人的免费运动公园(摄影/刘成)。新都区的植被资源也异常丰富,无论是主干道还是小街区,通常都被大片的森林和绿草笼罩着,成了著名的生态区域,比如马超路就是其中的一条生态大道(新都外宣供图)。

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历史上,新都是一座百河径流、绿水环城、生态优美之城。“成都二江”灌溉三郡,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陆海”,水旱从人的“天府”,在西蜀大地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毗河与清白江组成的“新都二江”,两岸竹木茂密,稻禾盈野,倚江凭湖而建的新都故城更是历经千年沧桑依然挺立。明代正德六年,杨升庵祖父杨春、首辅大学士父亲杨廷和修筑县城城墙,引清白江、毗河之水为护城河;清代新都知县曹琨整治城垣,疏浚清、毗二江使城外千余亩旱地变成良田,江水入城后派别为“二渠四脉”及许多小沟,交织成网,支纬城中。加上源自二江而出的饮马河横穿城市中心,发源于成都东山丘陵的西江河蜿蜒城东。至此,新都古城“三江十四河”的自然水系格局正式形成。

水,城市的血脉,新都的特色所在。它给了城市以生命,同时还孕育了河流,给了城市美丽灵动的意象,如果说水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内核,那么河流就是城市的眼睛。如今,毗河作为距离成都最近的原生态河流,根据规划未来原生岸线比例将大大降低,城市岸线不断延长并呈现连绵,逐渐转变为城市态河流;青白江,在新都区规划中,保持了蜿蜒曲折的河道,创造浅滩和深潭交替的多种形式的水面景观,同时在河道中央建成湿地,建造鱼类栖息和产卵洄水区;在西江河,将打造“一主三支”的西江河客家水乡文化长廊,新都木兰镇与相邻的石板滩镇,泰兴镇、三河镇、龙潭寺等以客家人为主的古镇将在水脉上找到客家水乡的依归。

三江十四河,五湖五湿地。新都水脉绵远,岷沱水系交错,藉由都江堰汇入华夏国脉;开明氏治水之功,诸葛亮屯垦之绩,在成都北郊风生水起,实现一方水脉与一座城池的团圆。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