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茶馆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28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杨天祥 

标签: 纪实照片   人文主题   安徽   

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儿蝈蝈儿蟋蟀无所不有。虽挂着“莫谈国事”,但茶馆儿里为国者,叛国者也比比皆是。似乎这一杯浓茶,不顺带嚼着点上头的事儿,总是少了点滋味儿。也难怪,人们都说生活在皇城根的人,天生就是个政治家,拥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思。

半个多世纪前,老舍在《茶馆》剧本中,描绘了一个小小的社会。而里面所讲的茶馆儿里发生的故事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剧本中的“裕泰茶楼”也是老舍虚构的。但今个儿,我要给大家看的,却是一家真真正正一百多年前历史的茶馆儿。

位于皖北的临涣镇,是一个不足两万人的小镇,却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陈胜吴广起义攻打的第一座城池就是临涣;伍子胥、曹操和太平军、捻军都在这里驻扎过军队;邓小平、刘伯承曾在这里把淮海战役指挥部总前委设在此处。

就在这里,一间历经三代人苦心经营的怡心茶楼,见证着发生在这个古镇近代的点滴变化。


茶楼,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是非地。或许因为这是三教九流聚集之所,也或许因为历史上多为动荡年代。然而,如今的怡心茶楼,却少了很多争执;少了很多评判;少了很多激愤,剩下的仅仅是一杯茶,一袋烟,三两个老友唠唠家常,四五个老邻居打打扑克而已。


无论外界风云变化,似乎进入临涣,进入怡心茶馆,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一切的一切都变的如此轻松,唯有每位茶人的脸上,那经过岁月冲刷的皱纹,告诉着每一个来此的外地人这里的历史。

这里的茶分三六九等,有一块的,五块的,十块的,甚至那一百块一壶的也有,不过只有外地人才会选择这个价位的。至于对每天都会准时来此喝茶的当地人来说,一块五块为首选,偶尔喝点价钱高点的,那一定是因为家有喜事,而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虽茶分等级,来此喝茶的人却不分,主人每天五点多起床点火烧水,开门迎客,七点钟便会有人前来。不管你是农民工人,军人医生,就算是个“拾破烂的”,来此坐下,一块钱点上一壶茶,也不会有人嫌弃,不会有人躲避。


不管你是农民工人,军人医生,就算是个“拾破烂的”,来此坐下,一块钱点上一壶茶,也不会有人嫌弃,不会有人躲避。

其实临涣茶说也奇怪,当地并不产茶,临涣著名的棒棒茶都是来自两百多里外的六安,而在当地,却极少有人会喝此茶。所谓棒棒茶,也只是茶叶被人买走,剩下的会残留一些破损的茶叶棒而已。最令人惊讶的是,就这茶叶棒,经过了临涣的泉水冲泡后,味浓却色淡,甘甜可口,回味无穷。

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也就是说“茶好不如水好”。也正是这好水,养育了这一方好人。这片土地,历史上虽饱受抢夺之争,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是因为看惯了这时事的变化,才多了几分坦然和不争,才多了几分质朴和善良。

如今的茶馆,每天要接待两百多人喝茶,多为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年迈的他们,儿女出外打工不在身边,或许只有这茶馆儿,这棒棒茶能为他们孤独平淡的生活增添几分色彩。

长居茶馆的老人
茶具
长居茶馆的老人


编辑的话:一个小小的社会,延绵一个多世纪的茶馆,无论外界风云如何变幻,这里的棒棒茶依旧味道不变。这是三教九流聚集之所,这里的茶水甘甜可口,回味无穷在作者的眼中,这是承载了无数难以言明的过去与未来。

把我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点评,请点这里投稿

选择点评项

  • 读后感言
  • 可圈可点
  • 提升空间
  • 背景知识
  • 有点争议
读后感言
收起
全部评论(6)
热度
时间
  • 0

    ☆落寂20℃

    • 读后感言

      张张精品

    05-25 11:24 分享  回复(0)
  • 0

    xiangjintao

    • 可圈可点

      社会的真实写照与浓缩

    05-26 12:10 分享  回复(0)
  • 0

    Z洋洋

    • 读后感言

      喜欢

    04-01 17:25 分享  回复(0)
  • 0

    内彻君

    • 读后感言

      小康写照。

    05-06 06:04 分享  回复(0)
  • 0

    梦辞

    • 读后感言

      欣赏,学习

    05-20 21:12 分享  回复(0)
  • 0

    XZXpotato

    • 读后感言

      发现生活,发现美

    09-11 13:52 分享  回复(0)
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