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华裕固风情走廊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8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李睿 

标签: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风光照片   

这是沿途的金黄色的柏杨树在阳光下挥洒着金光。

从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出来左转,直接驱车驶向肃南——中华裕固风情走廊。 由于时间很赶,很多照片都在高速行驶的车上进行拍摄。

沿途美景。

丹霞山下的一块缺水干涸的溪流。湛蓝的天空把溪水也映成蓝色。

肃南是我国唯一一个裕固族自治县,隶属张掖市。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古老的张掖以其地理位置自古都是兵家必争和丝绸之路的商业重镇。肃南就是这丝路之上的一颗明珠。在车上,不停的用手机上网查阅裕固族资料。

这幅图是沿途的丹霞地貌,经亿万年的风蚀形成独特的形状。

重庆坐飞机至西宁,然后租车自驾游,由于没有导游,对裕固风情走廊从未有过了解,只能从当地人口中或者手机上网了解到一些零碎的信息,太杂乱了。回来以后只有重新整理旅途中的资料。相传裕固族是回鹘人的后裔,和曾于公元8世纪在蒙古高原推翻突厥汗国而建立回纥汗国的维吾尔人以及由漠北迁到河西走廊的河西维吾尔有密切关系。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旅游景区是集冰川雪山、原始森林、天然草原、湿地湖泊、瀑布河流、峡谷深涧、丹霞地貌于一域的地貌景观大观园,为张掖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丹霞丘陵

进入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沿路的宫殿式丹霞丘陵。远看像弘大的宫殿,而近看如同人工层层开凿的佛龛,每一层都好似无数的佛像静静地注视着这片大地。但这其实是大自然的杰作——风蚀,历经沧海桑田形成。

丹霞地貌

因此,此处也被起名为---万佛峡。让我这个内地人长了不少见识,同时也见证了从书本学到的知识:大自然的力量:“风”——是无限巨大的。

万佛峡

这座万佛峡,在大自然的手中,精雕细作,宏伟状观,层次分明,在阳光的照耀下也散发出好似少女化着清淡淡的彩妆,让人惊叹万分。大自然的杰作不输出人类的伟大建筑。

高车穹庐

万佛峡对面,便是一处新建的景点——高车穹庐,这里我想应该是一个祭坛,地上摆着的石头是他们的祈福、保平安的一种信仰。

高车,是北朝人对漠北一部分游牧部落的泛称,因其“车轮高大,辐数至多”而得名。南朝人称其为“丁零”,漠北人又称其为“敕勒”、“铁勒”、“狄历”等。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裕固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4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

蒲公英

一路驱车向前康乐草原,2014年的10月应该算是西北的秋天和冬天交替的季节吧,在路边摘到一朵冬天的蒲公英,洁白如晧。

草原

10月虽然是大西北的秋冬季节,但天气非常的睛朗,阳光照身上暖洋洋的感觉,草原早已变成了一片金黄,远处的祁连山上盖着厚厚的白雪。

红西路军马场滩战役遗址,甘肃省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14年6月立。看来是修建的纪念碑。

到达山顶,也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马场滩。它因地势起伏不大,比较平坦,牧草茂盛而得名。1937年3月12日,红西路军进入裕固族居住区后,沿梨园河向西到榆木庄,又向南入大肋巴口,沿大肋巴河到马场滩、牛毛山,又从柏树沟西的塔尔沟到康隆寺,再到石窝山。沿途进行了艰苦的灰大坂、马场滩、西牛毛山、康隆寺和石窝战斗,给敌追兵以沉重的打击。

裕固族聚居地康乐草原。

康乐草原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承载了祁连山的山水神韵,又沐浴着河西走廊天然的诗画风光,山巅的积雪清晰可见。

草原如金

山顶上空气中带着冰雪的寒意,空气时分的干燥,西北的寒风吹在脸上有如刀割或痒的感觉。但这一切都挡不住我眼前的美景,湛蓝的天空下,草原如金,在这如诗如画美景中,让我瞬间忘记了长途奔波带来的疲惫。

雪山、秋天金色的草原,巍巍祁连,此时此刻,我忘记我来自何方,要去何方。我想用一生的时间来融入此景!

“不见祁连山上雪,错把张掖作江南”的诗句形象的概括了它的地理地貌,它的风光无限。

美啊!美得不可收拾!这片被千里祁连眷顾着的神秘的土地,已经超出了大西北全是戈壁的认知。

美丽得一塌糊涂,世间为何就有如此的人间仙景。
牛羊在洒满金色夕阳的草原上懒懒的吃着草,多么的悠闲自在。
牛羊

多想离开喧嚣的城市,远离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干脆拿着皮鞭去放羊吧……

蜿蜒的公路冲开金色的草原,直插云霄。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此情此景想起了韩红演绎的《天路》。

远处祁连连绵的山峰盖着晧浩的白雪,近处斜坡上终年青翠的松柏耸立着。白色、黄色、绿色交错在一起。
你还能有更多的语言来形容此情此景吧?我想不出来了,真的想不出来了。
高大的牌坊,写着“裕固部落”几千年的烽火狼烟,裕固族人民在这里坚守着,一代代繁衍生息,虽然人口总数只有3万多,也不影响到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服饰、婚俗、民族风情。
裕固族鄂博,又称“敖包”,原本为蒙古语音译,意为“堆子”,为祭神之所。生活在戈壁深处的裕固族牧民企盼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就通过祭鄂博这种仪式,来祈求天地之神的保佑。
在干旱荒芜的大西北,一望无垠的金色大草原,这个古老的民族,这片旖旎多姿的山水画廊成了我此次西行旅游不可错过的大美风光!
夕阳已经西下,众人恋恋不舍的驾车离开。坐在车上,思绪万千,我的蓝天,我的白云,我的雪山和草地,何时再相逢?

离开中华裕固风情走廊,驾车驶向西宁。再次见到迎宾门,仿佛这是一场美丽的梦,时间过得太快,我还没有把你全部看清楚。再见吧,再见吧!一路上我心里默默的念着,依依不舍,眷念着,我怕回忆有遗漏,有遗憾,闭着双眼,拼命的回忆着,一丝不漏的把你带回重庆,封存在我的大脑。我想,此生,我一定有时间再来看你!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