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蒙古人祭火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2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曹振国 

标签: 风土人情   

蒙古人崇拜火,视火为生命与兴旺的象征。他们敬火为神,在草原上,火神是诸神中最受尊敬的神。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而蒙古族把这一天的祭火(灶)称之为“年祭”。

传说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火神密仁扎木勒哈降生的日子,崇拜火的蒙古民族最隆重的“祭火”仪式就在这一天举行,届时家家户户都在家里祭祀火神。旧时,普通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皇亲贵族则在腊月二十四。崇拜火是蒙古民族的古老传统。在蒙古人看来,火是神圣的。一家一户的祭火,有继嗣之义,举行婚娶大事、新年,都要祭火。围绕火盆、炉灶,有着一系列祭礼和禁忌。

2016年2月1日(农历乙未年腊月廿三)11时,鄂尔多斯乌审旗在察罕苏力德游牧生态旅游区隆重举行了嗣火祭祀。乌审旗各苏木镇的蒙古族牧民身着精美的民族服饰,带着精心准备好的白酒、牛奶、酥油、羊胸叉等祭祀品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围绕在灶火周围,把各自的祭品放入火中,对着火焰向火神祈祷,祈求人丁兴旺、平平安安,祈福来年风调雨顺、草场肥美、五畜昌盛。

蒙古人祭火活动从点燃圣火仪式开始,在祭典过程中,念诵祝祷词、念“乌其格”最后进行招福仪式(招福意为: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人民安康、衣食无忧、财富高涨)。

2016年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鄂尔多斯乌审旗四面八方的农牧民着盛装,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参加祭火活动。

蒙古人祭火是春节的前奏。在这个节日前,蒙古人还要挂出崭新的风马旗,象征在新一年里全家人将意气风发、万事如意。

祭火前,方形小桌排成长龙,上有胸骨、胸脯肉、绸缎布条、哈达、红枣、砖茶和奶食品等。

蒙古人崇拜火,视火为生命与兴旺的象征。他们敬火为神,在草原上,火神是诸神中最受尊敬的神。过去蒙古人吃饭前首先要用奶酒敬火;现在鄂尔多斯地区每年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火活动。

祭火活动开始,身着蒙古民族服装的男女,用古老的方式——钻木取火,点燃火种。长者手捧哈达和酥油用树枝向火种抛洒,以蒙古语吟诵祭火祝辞。大意是祈求火神将上天赐给我的丰收与幸福悉数带回来!

祭火结束后,组织者为参加活动的人们,发放祭火饭。祭火饭是在煮胸骨的肉汤里加入红枣、葡萄、奶豆腐等做成的,煮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味道特别鲜美可口。

投放完毕,由专人带领大家向火神行三三九次叩拜礼后,围火转三圈。人们手捧供品行进过程中,在组织者的带领下,大家高呼呼列!呼列!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