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制造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0年第04期 作者: 李金明 

标签: 黄埔区   风云人物   历史拾遗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内的群英浮雕,刻有广州起义的战斗场面。
黄埔军校,是个响亮的名字,几十年来一直振动着中国人的心,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什么一所学制只有半年,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学校,培养了那么多赫赫有名的战将?历史选择了黄埔军校,他们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和方法?

热血青年到黄埔去

1924年3月,来自湖南湘乡县的两位年轻人陈赓和宋希濂,在一条崎岖的山间小道上结识。21岁的铁路局办事员陈赓与17岁的中学生宋希濂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结伴来到长沙。在长沙,他们乘坐既拥挤又肮脏不堪的火车四等车厢去往汉口,在汉口又挤进一艘客轮的大通舱到了上海,再往上海转船去香港,最后挤进“广福”号客船到达广州。他们几番折腾,风雨兼程,此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投考黄埔军校。

与陈赓和宋希濂一样想投考黄埔军校的人当时有很多。所谓黄埔军校,其实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孙中山先生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的一所新型军官学校。由于校址设在离广州市区40公里外的黄埔岛,故又被称为“黄埔军校”。

责任编辑 / 刘霞  图片编辑 / 汤剑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