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古道
帝国的轴心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0年第07期 作者: 向小园 

标签: 历史拾遗   古道   

从西周起,西安与洛阳之间的路作为两个都城之间的大道,在诗歌中成为政治清明的象征;东周时期,这条路支撑起秦国并吞天下之心;汉唐之际,它又一直担负着东西二京的交通,成为帝国的重要轴线,又因地势险要,在古代战争史上极富盛名的函谷关与潼关并列于此路,使之有“山河表里”之称。这条横贯东西的大动脉,在浮浮沉沉的繁华与战争之间勾勒出西安与洛阳的关系,几乎是中国古代一条最有政治、军事魅力的干道。
位于陕西临潼的潼关故城,是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的遗迹,当时内有城楼,外有箭楼,整体建筑在背山面河的地势中显得十分宏大。潼关八景之一的“谯楼晓照”就是指图上的西门城楼在太阳初升时的壮观景象。

山河表里,襟带两京

中国的历史,如果从地理格局上看,自周至唐,大体为东西之间的纷争;唐以后,由于东南逐渐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所在,遂转为南北之间的纷争。因此,在宋以前,连接着长安和洛阳的道路,可谓“襟带两京”的锁钥,至关重要。

两京古道又称崤函古道,它的显要从周王朝就开始了。

责任编辑 / 范亚昆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