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遗产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0年第07期 作者: 浩歌 

标签: 遗产风景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第一次主办世博会,那么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世博会是哪一年?查寻一下资料即可得知,是1982年的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但是,如果还想知道中国当年参加世博会更为具体些的情况,文字资料就略嫌不足了。但是有人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就是上海世博影像海外采集组。2008年的6月至8月间,采集组费时3个月在海外搜集到了有关的影像资料,并以每分钟1500欧元的高昂价格买下。于是,今天,在已经被编录进6集300分钟的《百年世博梦》纪录片中,我们才得以一睹当年:在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馆里,长城砖、中国柱成为时人观看的焦点。这就是影像的价值——让后世的人可以看见活生生的历史。

与影像相比,只有文字记述和器物印证的历史总显得不足:文字思维的特性,必然造成想象的多义性;器物见证方式虽然直观具体、触手可及,但又缺少历史主体——人之活动的鲜活再现,惟有影像可以凝固时间,再现历史中人的活动,这种影像呈现可谓让你“眼见为实”。比如,当我们回想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皇宫当权者的形象时,虽然有不少皇帝留有画像,比如康熙、乾隆,但哪一位能与慈禧相比?郎世宁的绘画艺术再高明,也不如蹩脚的摄影技术来得逼真。因此,爱美且特别爱留影的慈禧太后,才能将“庐山真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