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涎 婴儿的“高配版” 口水巾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0年第10期 作者: 澜溪 

标签: 古代生活   

中国传统的婴儿口水巾,一般称作围涎。不过与如今专注实用、批量生产的口水巾不同,手工制作的围涎,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处处体现着令人惊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花般盛开
花瓣式的围涎上,点缀着荷花、葫芦等各式吉祥纹样,把婴儿衬托得如花般可爱。套上一件这样的围涎,不仅能防止口水污染衣物,还把母亲的爱意牢牢地缝在了孩子身上。
摄影/西西

大人们常充满爱意地把婴儿唤作“口水娃”。确实,当孩子的乳牙萌出,唾液分泌也随之增多,但他们的口腔浅,闭口和吞咽的动作尚不协调,那亮晶晶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流出来,流得下巴、衣服甚至地上,到处都是。于是母亲拿出一条口水巾,小心翼翼地围在婴儿肩上。

人之初,都需要一条口水巾。过去的娃娃自是如此。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大多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口水巾,那时候叫“围涎”,也叫“围嘴”“口水兜”“兜布”“小云肩”等。不过与现代口水巾相比,那时的围涎,每一件都是手工缝制的,装饰性远非今日可比。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