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总是销魂处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1年第09期 作者: 周舒 

标签: 文物故事   古代生活   

一围栏杆,不仅在古建筑中比比皆是,在古诗词里出现的频率也高得惊人:离情别绪爱凭栏;满腔愤懑怒拍栏;美人婀娜自倚栏……栏杆不仅与中国人的生活朝夕相伴,更凝固成恒定的意象,与人们的情感如影随形。

悲情为何赖“凭栏”?

又是一年春天,窗外下着潺潺细雨,北方的清晨仍带着料峭清寒。世称南唐后主的李煜,从梦里恍惚惊醒,一时分不清自己是偏安的“大唐”皇帝,还是被软禁的宋廷违命侯。他披衣而起,久久伫立,望着寂冷的花草庭院,终于慢慢清醒过来:他的江山早已易主,他的故土江南也永不能归。于是,一阕裹挟着亡国之痛与囚徒之悲的凄凉诗词诞生了:“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将家国亡丧的痛苦,归咎于独自凭栏,如此入情入境、幽微而玄妙,大约只有品尝过深入骨髓之痛的李煜可以达到。然而,凭栏的孤独愁闷,可不是李煜首创的,至少他的亲爹——南唐中宗李璟,就在《摊破浣溪沙》里感叹过:“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杆。”

责任编辑 / 刘睿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