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耳壶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葫芦纹谷粒纹齿纹双耳壶(现藏于古陶文明博物馆)

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

一个展柜,就是一个故事。图为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的二层展厅。除却展示的戏衣,有些经典剧目的场景还被浓缩在部分展柜中,令人流连忘返。

总第78期
2012
04
  • 那个彩陶王国

    陶器的烧成,是人类第一次创造出生活用具,而彩陶,则是人类具有精神文化表达意识的发端。所以那些个“破砖烂瓦”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仅让人得以窥见远古人的精神世界,还可以通过彩陶器型、纹饰的传……

    作者: 黄秀芳  

  • [声音]

    声音

  • [遗产风景]

    光与色的容器 墨西哥:路易斯·巴拉干的故居和工作室

    漫步在园林之中,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眼前的景观都显得多余而苍白,其中的每一件东西都拥有毋庸置疑的独特性,光线轻松而迷人,色彩则不受任何限制地表达着作者的各种情感与精神

  • [观察]

    无处归依的“地望称”

    地望称,是古代一种不直呼其名的尊称,以地名作为对人的称谓。然而,以何种地名为称谓却很有讲究。《古人称谓漫谈》一书中言及,其有三种不同来源:郡望、为官之地、出生地。

    作者: 李超平  

  • [特别策划]

    彩陶:中国文明的初声

    绘制于彩陶之上的精美纹饰随着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发展,从最初简单重复的色彩涂抹,到对自然万物的象形描摹,最终发展为天马行空的写意艺术。

  • [特别策划]

    陶之夭夭

    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中华大地上,彩陶文明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先民们制作的彩陶,蕴含了他们对生灵万物和自身的独特理解。精美的彩陶纹饰或具体或抽象,或浪漫或神秘,共同勾勒出了一个无比璀璨辉煌的彩……

  • [特别策划]

    彩陶猜想

    中国的彩陶到底源自何方?精美的纹饰究竟在描绘一个怎样的未知世界?一个绚烂多姿的彩陶时代又因何戛然而止?或许答案就和神秘的彩陶一起,正静静地深埋在广袤的黄土之下,等待我们去揭示和解读。

    作者: 庞雅  

  • [特别策划]

    彩陶画出的中国

    与后来精美的商周青铜礼器可相媲美的是,以黄河流域中段为中心,仰韶人制作了大量绚丽夺目的彩陶(即在红陶器上彩绘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仰韶文化因此也被称为彩陶文……

  • [特别策划]

    一条变来变去的鱼

    除商周文化、殷周青铜礼器的分布和影响范围外,在中国考古学文化中,再无可与庙底沟文化彩陶比拟者。随着“大鱼纹”彩陶的播散,我们看到了一种大范围的文化扩展,这种扩展的意义与作用,大大超过了彩陶……

    作者: 王仁湘  

  • [特别策划]

    花与钺之旅

    花是一种植物,象征的是柔美与平和;钺是一种古代的兵器,表现的是刚冷和权力。而原本毫不相干的事物,在5000多年前却相遇了:中原以“花”为代表性纹饰的彩陶,和东南以“钺”为代表的玉石器,相逢在历史……

    作者: 朔知  

  • [特别策划]

    彩陶重生

    在京城南二环北边的南菜园街路东,有大观园的热闹,也有古陶文明博物馆的清寂。一园一馆,仿如今世与往时的象征。

    作者: 黄秀芳  

  • [民艺镜头]

    民艺镜头

  • 因江而生 因江而灭 长沙古城墙

    长沙古城墙宋代部分的每一块青砖,规格一致、整齐划一,大概就是这段时期技术发展水平的最好见证。正是这些“字符”,支撑起了南宋初年长沙所谓“十四里有奇”的城周。

    作者: 成舸  

  • 40年百姓“吃饭史”

    小小粮票,一头连接着国家的工农业理想,一头连接着百姓的日常生活。它带着身体发肤的温度,饱含着温馨、欲望、激情和痛苦,更有那驱之不去、刻骨铭心的饥饿感。

    作者: 骆昱含  

  • 打开的京剧衣箱 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

    这是一个被打开的京剧衣箱,徐徐近前,能翻找出蟒、帔、靠、褶、衣等五彩斑斓的戏衣。这是一家独特的私人博物馆,踏入其间,耳畔宛若响起京韵悠长,也正如看到了一部活色生香的近代京剧服饰史。

    作者: 刘礼福  

  • 核雕 意趣全在方寸间

    核雕做到极致,就会流淌出一种言语无法传递的“韵味”,而这种韵味的获得不仅取决于娴熟的刀法,还取决于“灵气”。宋水官师傅说,雕刻是一门削减的艺术。岁月累积,技艺、章法自然谙熟于心,手中的每一……

    作者: 原野  

  • 笼内乾坤

    一张顶级鸟笼,须集制作者与玩家智慧之大成。于制作者而言,需要从选材到成形近百道工序的精细制作;于玩家而言,需要数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把玩,方能现出润透的韵致。精深的技艺和恒久的用心,打造出中国……

    作者: 度先  

  • [读史笔记]

    神光寺里有洋人

    今日的中国,外国人随处可见,甚至成为中国人的邻居、亲人,可是在宏恩观兴盛的时代,今晚酒吧里的所有人,几乎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比如在鸦片战争后的第一个十年,英国百姓第一次申请在“天朝”租房,竟……

    作者: 潘卫东  

  • 震惊世界的“伊塔事件”

    962年春夏之交,地处西北边陲新疆伊宁、塔城的6万多中国籍边民,忽然非法越境到苏联。说它震惊世界,是因为它是自“二战”以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非法越境事件。中国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作者: 李忠民  

  • 古代官员怎么放假

    给予官员适当的休假,可以有效的体现君主的恩遇和提高行政效率、体现层级化、用礼仪规范官员的行为、实践伦理道德。

  • [幕后]

    陶片变形记

    仰韶人制陶时,还没有高级的陶轮,所以仰韶的陶片上,不会有规则的机器轮制的痕迹。

    作者: 张婷  

阅读本期完整内容

使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