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技术的“发展”与道德理性的成长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5期 作者: 何怀宏 

标签: 文化地理   观点地理   

王小波在他的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里,曾经描写过“文化大革命”期间两派大学生在校园里武斗的情景:起初,夏天的时候,那些大学生像原始人一样用拳头厮打。后来就满地拣石头互相投掷;到了秋天,开始有铠甲、大刀、红缨枪、工事和塔楼;但一入冬人们就开始用火器互相射击了。冬天快结束时上面就不让他们打了,因为上面也觉得他们进化太快,再不制止就要发展到互掷原子弹,把北京城夷为平地了。这段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描写,在某种意义上却可以看作是一部人类战争“进化”史的最简略的缩影。

战争一直在进步着,开始很慢,近代以来却以加速度发展。正如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回顾20世纪的著作《极端的年代》里所言,战争在这个世纪里变成了全面的“总体战”(total war),变成了所谓的“人民战争”,动辄举国动员。战争在一段时间里变得越来越不分前方和后方,也不分军人和平民。“简单地说,进入1914年,人类从此开始了大屠杀的年代。” 战争一直是持续着,这不仅与各种利益、欲望有关,可能最终还与人性中存在着的、根深蒂固的攻击性,以及争强好胜、珍惜荣誉的特征有关。它难于避免,兼具有展现人的非功利的勇敢精神和英雄气概的一面,直到近代,黑格尔乃至康德还都谈到某种焕发民族精神的战争的意义。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