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
一个不断生长的沙岛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0年第10期 作者: 曾进 

标签: 半岛   水文地理   

长江的泥沙在濒临东海的河口区域不断堆积,最终孕育了海拔不足5米的崇明岛,1300多年来,岛身形状变化无常,但是它却从未停止过生长,直到今天,它还在以每年百余米的速度向东海推进。依托丰富的影像,我们能看到崇明岛是如何在人力与自然之力的相互作用下生长的。

炎夏,崇明岛的四周,灰蒙蒙一片。在苍茫浩渺的长江对岸,东有启东、北为海门、西有常熟、太仓,南有上海嘉定、宝山。一衣带水,一切皆在烟岚之间;站在滩涂边,隐约可看到巨轮、起重机、长江大桥。岛这边的人,不难想象对岸热闹的现代化进程,而转头回望,岛内显得很安静,滩涂边,陪伴岛民的还是芦苇、农田以及蹁跹飞过的鸟。

公元620年到2009年,崇明岛是一座孤岛,船是岛民唯一与外界联系的工具。直到上世纪50年代,出岛仍是一件大事。岛民用的多是木帆船。出门先看天气,再装上自家种植的白菜、瓜果,捎上孩子见见世面。当人困舟乏地到达吴淞码头,孩子可能都饿晕过去了。后来,岛上逐渐有了小轮船、双体客轮、气垫船,旅行时间也从四五个小时,缩短到半个多小时。如今,随着2009年10月31日长江隧桥开通,崇明岛的命运又有了一次改变契机。

责任编辑 / 王杰  图片编辑 / 孙毅博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