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老照片 东乌旗家庭相册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第07期 作者: 舒泥 

标签: 基础地理   

2018年,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博物馆的额日很巴图带着他的团队收集东乌珠穆沁旗的老照片,收集了数千张,有知青拍的,有当地人拍的。很多照片的拍摄者并没有受过摄影的专业训练,他们拍的照片就是“纪念照”,在这些纪念照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和民俗摄影师们镜头中不一样的东乌旗,一个从来没有脱离过时代的东乌旗。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照片上所反映的事件,我们走访了几位照片上的主人公,他们有的是知青,有的是当年与知青生活在同一片草原上的牧民。50多年过去了,岁月在这些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内蒙古草原在过去这50多年时间当中所发生的变化,从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变迁中,也能窥见一二。
本图及下面3张照片,分别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虽然这个时间距离今天并不算久远,但是,我们却从照片上感受到了分明的“过去”的“旧时光”的气息。这种感受意味着时代气息更替得很迅疾,然而,并非只有在内蒙古草原上才有这样的时代更替,全国各地都在发生同等速度的变化。只不过,内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是如此独特,从而令我们在读图的时候,于时代气息之外,增添了许多新奇感。本图是上世纪60年代的草原民兵。供图/斯琴图
祭敖包。供图/巴根登
骑马的牧民。供图/巴根登
1988年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比赛领奖场面。供图/阿胡格吉勒图

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社会动荡,有很多城市里的年轻中学生被安排去乡村“插队”,这就是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内蒙古草原上也来了很多知青。虽然草原生活条件艰苦,还要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但是大部分草原知青还是比较幸运的,最主要的就是当时草原上丰衣足食,经济上比较宽裕,加上民风淳朴,当地老乡给了知青很多关爱。

1967年,王志民(第98页左上黑白照片为下乡时的王志民,下方的彩照为现在的王志民)从北京插队到东乌珠穆沁旗——遥远边疆的一片大草原上。第二年探家返回草原的时候,他带来一部相机,从此开始记录那里的影像。

责任编辑 / 刘晶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