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漫江遍飘鸭肉香? 探秘长江流域食鸭文化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第10期 作者: 顾纯 

标签: 基础地理   

从上游的川渝地区,一直到入海口的苏沪地带,长江流域各个地区五花八门的鸭子食用方式让这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食鸭文化,同时长江流域也是中国乃至世界鸭类食品消费量最大的区域。是什么成就了这样独特的饮食文化?本文作者沿着这条“食鸭文化带”一路走访,一探其背后的历史和地理的秘密。
在野生环境中,雁鸭类水鸟具有集群的习性,鸟群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还会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在被人类驯化后,家鸭的外部形态与野生祖先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喜欢集群的习性依然得到了保留。互联网上曾获赞无数的一则“鸭子排队过马路”的视频,也反映了这一特点。在我国长江流域,特别是水网发达的中下游地带,水塘养鸭的传统模式依然存在,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官垛村,数百只鸭子在水中追逐、嬉闹,无意中构成了一只浮于水面的“鸭子”图案。摄影/徐劲柏

“嘎嘎嘎”,一阵清脆的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天还蒙蒙灰,几十只绿头鸭已在岸边翘首以待。这里是成都西北边一个野生动物繁育场,从事救助和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老周,正准备给这群绿头鸭喂食。形成条件反射的鸭群早已定点守候,老周一露面,就蜂拥而上将他围住。一阵抢食后,饲料很快被消灭干净。饱餐之后,鸭子们开始在水中嬉戏打闹,累了便把头插进翅膀里打盹……

不过,被圈养数代后,这群原本是野生物种的绿头鸭正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它们的体型逐渐变大,腿变得更粗壮,原来像船一样流线型的腹部也逐渐鼓胀,变得“大腹便便”,飞行能力也越来越弱……如今,这些绿头鸭过上了“定居”生活,终日与人相伴,而它们在野外的同类,在这温暖的成都平原越冬后,春天还会长途迁徙到北方繁殖,秋天再飞回。

责任编辑 / 左凌仁 金畅南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