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战争
南海群岛上的走马灯厮杀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11期 作者: 朱利安 

标签: 印度尼西亚   古史传说   

火锅店里的花椒辣椒,烧鸡鸭用的丁香豆蔻,炖肉用的茴香大料,印度人爱吃的咖喱,以及常见的葱姜蒜,都是欧洲人所谓的“香料”。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香气强烈,又具防腐功效,并且欧洲大都不产。你可曾想到,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曾经是全世界不惜以武力争夺的对象?

中世纪晚期,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切断了丝绸之路,使得来自东方的香料在欧洲奇货可居:欧洲餐桌顿时失味不少;人们无法腌制过冬之肉;妇女钟爱的香水和沐浴品也无法制造。香料价格越攀越高。曾有一个时期,一匹马与一磅藏红花粉等值,一头牛只能换两磅肉豆蔻,胡椒论颗卖,甚至可充当货币。欧洲人异常渴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在所有香料中,丁香和肉豆蔻最为神秘。太平洋新航线的模糊之处,有一片“香料群岛”,只有东方的水手知其所在,这就是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群岛。摩鹿加群岛和不远处的班达群岛一起,是最富传奇性的岛屿,前者直到16世纪初,向世界贡献了每一颗丁香,而后者是当时唯一的肉豆蔻产地。

责任编辑 / 徐韵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