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枪毙”的终结
19世纪的枪炮与战场革命


文章出自:博物 2022年第02期 作者: 王立鹏 

标签: 博物广知   

我们去年的“画说兵法”,介绍了16~19世纪的“排队枪毙”。这种看似笨拙的战术,非常适合当时的主流枪械——火绳枪和燧发枪。在随后的工业革命中,又涌现出一批新型枪械,使步兵们终于告别了列队互射,然而战场却变得更危险、更血腥……

1863年7月3日,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关键决战——葛底斯堡战役,已经打到第三天。下午3时,南军指挥官罗伯特·李将军一声令下,1.2万余名南军士兵走出掩体,排成整齐队形向前冲锋——根据以往战斗经验,这么多人一起冲锋,就算挨上几轮排枪,伤亡也能接受。然而这一次,对面北军士兵的射击却异常密集、精准,南军士兵纷纷被打倒,战场上尸横遍野。幸存者也失去了勇气,掉头逃窜……

枪械科技大爆发

16世纪到19世纪的西方战争史,常被俗称为“火器时代”。由中国人发明、经中东和欧洲不断改进的火器,经历了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几个发展阶段(参见本刊2021年6月、7月号)。到19世纪初的拿破仑战争时,欧洲各国的主流枪械—燧发枪,已久经考验。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