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大讲堂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马子雷

马子雷

    责编/图编文章
  • 走红线之 腊子口—吴起 穿越陕甘宁高原区
    触摸华夏农耕文明的原点

    1935年9月下旬,长征途中的毛泽东写下《七律·长征》时,那支当时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红色军队,并非平白无故地笑逐颜开。过了岷山要塞腊子口,黄土高原近在眼前……

    作者: 路生 

  • 走红线之 安顺场—泸定桥 纵行川西
    追忆大渡河畔的血色行走

    巧渡金沙江之后,红一方面军进入四川,并一路向北,经历了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之后,到达岷山北麓的要塞腊子口。从石棉县安顺场到泸定县磨西镇,是石达……

    作者: 董存荣 

  • 走红线之 兴安—黎平时空交错桂湘黔
    一路上布满廊桥的民族文化走廊

    经历了湘江战役的红军,从广西全州、兴安交界地带横渡湘江,继续向西。从广西兴安县界首的渡口,经湖南通道到贵州黎平,这段路线在漫长的长征中似乎并不显眼,……

    作者: 鲁晓敏 

  • 走红线之 于都—道县从渡口到渡口
    行走在赣湘南部的边缘地带

    82年前的10月17日傍晚,中央红军在江西于都贡水渡口集结,随后迈出了长征第一步。面对四道封锁线,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一路游走在赣湘粤交界地带的山区,艰难……

    作者: 朱强 

  • 国人追讨流失日本国宝引出神秘渤海国
    那是盛唐时代的白山黑水大地!

    近些年,民间学者、收藏家王锦思多次到日本,讨要一块唐代的石碑文物——它的背后,竟是一段不为今人熟知的掌故。如今提到我国东北地区的文明,人们更多地能想……

    作者: 刘昂 

  • 有多少画面, 是人造的景色? 有多少生灵, 在买卖中丧生?
    萤火虫热调查

    萤火虫,被视为“环境指标性生物”。当下,网上五花八门的萤火虫照片,给人一种美好的错觉:难道一度消失在城市里的野生萤火虫又回来了?我们的城市环境变得越……

    作者: 唐会余 

  • 曾经的西域腹心,今天的新疆边陲
    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伊犁九城”

    清王朝的疆域版图实现了对前朝的全面超越,并在乾隆年间稳定了对西域的统治——这种背景下,“伊犁九城”应运而生,它们像一座座巨型的烽燧,相互守望;又仿佛……

    作者: 李志刚 

  • 四座大坝来了,半世乡愁丢了
    昭通摄影师“直击”金沙江之变

    十多年来,从攀枝花到宜宾的金沙江下游河段,有四座巨型水电站建成或在建。当巨无霸般的大坝一出,曾经水势澎湃的江面变成了由若干台阶组成的“楼梯”。诗句“……

    作者: 唐会余 

  • 松阳木雕
    一朵『在野』的雕刻艺术之花

    人们一般认为:名满天下的东阳木雕,鼎盛期出现在明末至清中期,晚清至民国因战乱由盛转衰。因此,这一时期的东阳木雕,缺少高水平的代表作。不过,我们的一位……

    作者: 鲁晓敏 

  • 海昏侯时代的编钟
    它们见证了“礼乐”的复古与没落

    编钟、编磬等成组的礼仪乐器,是“礼乐制度”的重要象征。西汉时期的四座重要王侯墓葬,均出土了形制相同的编钟、编磬——据此推断,当时的中央政府很可能推行……

    作者: 王子初 

  • 1
  • 2
  • 3
  • 4
  • 5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