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大讲堂
  • 影像库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何长欢

何长欢

    责编/图编文章
  • 探访奶牛场 看奶牛一生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我们经常这样赞美奶牛。如今,中国人均一年消费牛奶达35.8公斤。这么多的牛奶,是怎么从牛身上挤出来的呢?奶牛们平时又过着怎样的……

    作者: 何长欢 

  • 世界家牛明星

    经过数千年驯化,由原牛驯化而来的“家牛”门丁兴旺,在世界各地的品种已有上千个,而且还在不断产生新品种。按照培育方向,这些牛在产肉、产奶、拉车、耕地、……

    作者: 胡杨 

  • 日本山乡 捕“鼠”记

    作者是位动物学博士,主要研究小型兽类。2016年秋天,他前往日本西驹山采集样本,发现当地的物种异常丰富。日本乡村和山野的别样风情,也使他深感神清气爽。

    作者: 何锴 

  • “人造”后脑壳

    摸摸彼此的后脑勺,你会发现有的圆润,有的扁平。不同的颅骨形状并非全凭天生,也会有后天人为塑造的因素起作用。人们为何追求独特的后脑勺?坚硬的颅骨又怎么……

    作者: 袁边 

  • 编辑部菇农日记

    本期“特别策划”讲的是身边的蘑菇。为了真情实感地贯彻“身边”,并将蘑菇知识化为实践,编辑们买来蘑菇菌包,亲自种了起来。

    作者: 林依婷 

  • 菜市场常见蘑菇图鉴

    2017年9月,我们用两页图鉴介绍过千奇百怪的“云南市场蘑菇”。2020年,在疫情中宅家、买菜的编辑发现,其实身边超市里的“大众”蘑菇种类就很多,人们也未必都认……

    作者: 朱力扬 

  • “朝菌”的一生 晶粒小鬼伞自然笔记

    在我生活的城市有一种“大众”蘑菇——晶粒小鬼伞, 它十分常见,我在自家楼下就能尽情观察。 作为蘑菇爱好者,平时一有时间,我就出门找它, 不知不觉已记录下……

    作者: 朱力扬 

  • 给野象“铲屎”的日子 这是一期有“味道”的幕后!

    负责本期策划的编辑何长欢,就是位研究大象的博士。不过听说,他在野外考察大象那几年,却没怎么亲眼见过大象,基本都是在摆弄大象的便便……这是咋回事?

    作者: 董子凡 何长欢 

  • 鲜味道,藻知道:食用海藻盘点

    “请你吃海鲜!”“好啊,吃什么?”“拌海带丝,紫菜汤!”这是个笑话,也是个事实:别拿食用海藻不当海鲜。它们给味蕾带来的鲜美体验,是其他海鲜给不了的。……

    作者: 进击的多肉 

  • 如何伺候大象?

    大象被人类驯养了几千年,现代动物园养大象也有上百年。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对于大象这样体型巨大、内心敏感、智商情商双高的动物,要养好可不只是管……

    作者: 周方易 

  • 9
  • 10
  • 11
  • 12
  • 13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