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 交通地理
  • 军事地理
  • 农业地理
  • 化学地理
  • 历史地理
  • 土壤地理
  • 地图地理
  • 地理人物
  • 地质地理
  • 基础地理
  • 天文地理
  • 工业地理
  • 文化地理
  • 气候地理
  • 水文地理
  • 生物地理
  • 美食地理
  • 考古地理
  • 观点地理
  • 喀斯特里的“桃花源”

    “桃花源”是陶渊明为我们描绘的一个理想世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不过,根据陶渊明的描述,桃花源所处的地理环境可能是真实存在的,那很像是一种喀斯特地貌景观。219国道正好……

    作者: 朱千华   出自:2021年第10期

  • 喀斯特瀑布 繁星般点缀了 219国道滇桂段

    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瀑布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的区域之一,219国道恰好穿行于喀斯特瀑布的典型集中发育区,是一条绝佳的观瀑之路。国道不仅紧邻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

    作者: 韦跃龙   出自:2021年第10期

  • 天坑串串如珠链 从云南文山到广西大新

    谈到喀斯特景观,除了人们熟知的“桂林山水”式的峰林峰丛,天坑这个由中国学者发现并定义的特殊地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不仅因为这种地表突然出现的巨大凹坑,在视……

    作者: 田稚珩   出自:2021年第10期

  • 喀斯特大道 喀斯特奇景荟萃 寻“坑”览“瀑” 觅“桃源

    云南和广西,是我国喀斯特地貌的集中分布区。谈到云南喀斯特,一般人首先会想到石林;谈到广西喀斯特,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大多是桂林山水。实际上,在219国道穿越的云南、广西……

    出自:2021年第10期

  • 219国道沿线的烧烤摊 烟火缭绕下的生物多样性

    219国道所经之处,也是我国烧烤文化颇具特色的几个区域。阿勒泰的冷水鱼类、南疆的红柳大串、云南的雨林味道和广西的大海气息……219国道沿线的烧烤摊上,所用的食材、烤制用的……

    作者: 田予   出自:2021年第10期

  • 219国道新藏段 连起北疆与青藏高原的观兽大道

    一万余公里的219国道穿过了我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几个区域。对自驾者而言,在这条公路的哪一段最容易与兽类邂逅呢?答案是自新疆阿勒泰到西藏日喀则的新藏段。这段公路将新疆北……

    作者: 徐峰   出自:2021年第10期

  • 219国道 串起中国观鸟“圣地”的大道

    北起新疆喀纳斯、南至广西东兴的219国道,将国内的众多观鸟“圣地”连为一体。本文作者刘璐是一位从事观鸟十年的资深“鸟人”。在她的眼中,219国道无疑是我国最完美的观鸟大道……

    作者: 刘璐   出自:2021年第10期

  • 219国道 从泰加到雨林

    中国有一条跨越了5个温度带的公路,从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一直到寒温带,可以想见一路上能够观察到多么丰富多彩的地带性植被。这条路的植被景观,从寒温带针叶林(……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21年第10期

  • 从康马至萨嘎 沿途欣赏9座8000米级雪山

    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上最年轻的褶皱山脉,同时也是高峰汇集的山脉,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过去我们欣赏喜马拉雅山脉要费尽周折前往雪山脚下,而最新规划的219国道康马至萨……

    作者: 李忠东   出自:2021年第10期

  • 青藏高原上的“门槛” 219国道上的高海拔山口

    由西北至东南,219国道沿着青藏高原的边缘划出一道曲曲折折的线条。这段国道翻越险峻的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时,需要从山间较平缓的低凹处通过,……

    作者: 刘成功  戴秉辰   出自:2021年第10期

  • 48
  • 49
  • 50
  • 51
  • 52

中国国家地理 V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