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红色的《毛主席去安源》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9期 作者: 唐丹妮 

标签: 文化符号   文化遗产   文物故事   读画笔记   

张培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无论从它产生的背景和它后来的广大的影响,都相当典型地反映了那个特定的时代,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记录。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画的一幅领袖画像,为什么会受到那样超常的赞赏和鼓励,进而受到人们那样如痴如醉的膜拜,离开那个特定的复杂政治因素,离开中国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毛泽东在群众中的无比威望,离开那个时期人们普遍的对领袖毛泽东的神化心态,是很难理解这一事件的。我想,也许这就是《毛主席去安源》的特殊历史价值之所在。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