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词汇有文化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7年第12期 作者: 思淑 

标签: 文物故事   古代生活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被称为“纨绔”,其实就是细绢做的裤子;对读书人的美称是“青衿”,来自《诗经》中吟唱的美丽衣领;达官贵人往往都是“簪缨世族”,原来富贵者头上都要配上精美的冠饰……追求衣冠华美,讲求等级制度的古老国人,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精神文化融入日常穿戴当中,使得汉语里的服饰词汇,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透露出社会生活的细节,十分值得玩味。
【紫绶金章】地位之尊
以紫色丝带制成的印绶,以及金玉为材的印信,来借指高官显爵。不同级别的绶带,其长度、颜色、绶穗的数量皆不相同,绶带用于系印于腰,所以通常“印绶并称”。《史记》中有两位国相“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腰)”的记载,说明只有位列公侯才可有此配饰,成为古代高等级的服饰表征。绘画/张伟鸿
【巾帼英雄】女子之好
巾帼一词,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最早见于《晋书·宣帝纪》,书中记载诸葛亮以巾帼之女饰送与司马懿,激其出战。女子巾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常选用高级的丝织品制成,并饰有珍贵的珠宝,因而后人也把妇女尊称为“巾帼”,在以男性力量为主导的古代冷兵器战争中,驰骋疆场的女性被称为巾帼英雄。绘画/张伟鸿
【裁帽席帽】等级之差
一顶藤竹做的斗笠,看起来再普通不过,但在讲究礼制的宋代,即使戴这样的斗笠也有严格的等级差异,共分两等:中丞至御史六曹郎中等高官,在席帽前加皂纱,遮隐面部,称之为“裁帽”,而员外郎以下则无皂纱,称之为“席帽”。如此可见,《清明上河图》中戴面纱的骑者,可不是什么侠客,而是高官。绘画/张伟鸿
【五服之内】亲疏之别
中国古代社会礼仪制度中,特别强调要为死去的亲属服丧。根据血缘关系亲疏的不同,服丧的服制也不同,亲者服重,疏者服轻。最重为“斩衰”,用极粗生麻布制成,边角外露,以示不修边幅;次重为“齐衰”,缝衣旁和下边;三等为“大功”;四等为“小功”;五等为“缌麻”,五服中最轻。这样的着装血缘明确,按亲疏着装,因而留下“五服之内为亲”的习惯说法。绘画/张伟鸿
【头簪白笔】身份之征
战国、秦汉时期,文人及士大夫常常将毛笔簪戴头上,以作冠饰,入朝时便于记录和书写。这种笔的笔杆较长,有20厘米左右,笔尾削尖,并髹之以漆,因未蘸过墨,所以称为白笔。此后,“簪白笔”成为官员的流行冠饰之一,也特指史官或御史等官称。绘画/张伟鸿
【施衿结褵】嫁娶之物
古代女子出嫁时,由母亲将褵(佩巾)系上女儿领衿的一种礼节,令女子牢记父母的训诫。这条佩巾还是宝贵的“出生礼”,若日后女子生育了女孩,还会将其挂于门右(若生育男孩,则挂弓于门左)。古人就是这样以服饰,来为人生中重要的节点证言。绘画/张伟鸿
【银索襻膊】方便之用
古人穿着长袍大袖,劳作起来十分不便,宋人为此发明了一种通用工具——襻膊(pàn bó),也可称“臂绳”。沈从文在他的文章里提到:“宋人记厨娘事,就提及当时见过大场面的厨娘,用银索襻膊进行烹调……”将绳子挂在颈项间,然后再用它绑住挽起的袖子,操作就方便了。小工具解决大问题,展示出中国服饰特有的魅力。绘画/张伟鸿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