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翅成风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1年第02期

标签: 文化符号   

相传,古老的《南风歌》为舜所作,歌谣唱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我国中原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每有南风吹来,万物荣生,五谷丰登,人们丰衣足食。古人发现,刮风天气对农业影响重大,所以对风格外关注。

甲骨文造字,以象形指事为主,但是风无相,难以刻画,于是假借“凤”为“风”,因为殷人认为,凤鸟鼓翅而生风。先秦《庄子·齐物论》云“大块噫气,其名曰风”,这说明战国时人们已知晓,大范围的气体移动形成了风。风,飘忽流散,不着痕迹,于是人们将种种可感而无形的言语、行为冠以“风”之名,如风言、风议、风俗、风刺等。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