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灯千面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2年第02期

标签: 发明与技术   遗产风景   

新题材、新材料带来新造型,四川“南国灯城”里的灯彩神秘而梦幻;从牌灯到排灯,高原小城里的花灯,依稀可见“前世”烙印;从宫灯演变而来的巨型灯彩,以繁复造型诉说着皇家的身世背景;大球套小球的民间滚灯,则把简单的造型与高难度的肢体动作,来了一次天衣无缝的连结……各地灯会风格多样,花灯造型层出不穷。正是千灯千面。
异兽与女神
科技撑起的幻想世界
在传统中求新求变,是自贡灯会的“流量密码”。早在唐宋年间,这里就有了新年赏灯的习俗,到了明清时期,狮灯场市、灯杆节等各式灯会更是热闹非凡。而建国以来,这个历史悠久的“南国灯城”,更是不断突破自我,从花灯题材、造型到材料等,进行着快速更新和“迭代”。
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到卡通动漫、异国风情等,古今中外、万事万物,皆可入灯会。纸糊的灯笼外,国人热爱的陶瓷、可塑性极强的玻璃钢,甚至废弃的药瓶等,都能成为制作灯彩的新材料。现代光电技术的运用,更是突破古代光源的限制,让灯会展现出动静结合、如梦如幻的视觉效果。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自贡灯会的场景越来越辉煌,气势越来越磅礴,占地面积广大的中大型灯组,一组灯即是一个故事或一幅画卷,甚至出现了海陆空灯组联动的壮观景象。
在各式新颖的题材与造型中,古老的《山海经》给予自贡人无穷的灵感。图是2020年底,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自贡灯会嘉年华中的一景(供图/IC photo)。40米长的巨型感应式灯组《山海经》气势磅礴,游客可沿水上栈道而行,身临其境,感受书中各种异兽的奇幻和神秘。
图为第28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大型灯组《山海异志》(供图/视觉中国),此次最大的灵感缪斯,则是《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小女儿——精卫女神。“精卫女神”花灯高达22米,一根发丝要两三名成年男子才抬得动。现代科技更是赋予了她一双“千里眼”——通过人像采集技术,“女神”双眸捕捉到的现场画面,会同步呈现到灯会直播中,可谓传统灯彩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千角灯,千个丁
巨型花灯宫廷范儿
图高达数米的巨型花灯上,有一千个角,缀有一千盏灯,这就是有“千古一灯”之称的东莞千角灯。据研究,它的发明人乃宋朝皇族后裔,其造型更是源于古老的宋代八角宫灯。总体来看,千角灯分为灯顶、灯体、灯柱、灯带等部分,集书画、剪纸、刺绣、雕刻等民间工艺于一体。灯顶又名宝顶,与皇家仪仗中所用的华盖造型相似,显示出千角灯的皇家背景。而在东莞话中,角的谐音是“个”,“灯”的谐音为“丁”,“千角灯”即“千个丁”之意,寓意人丁兴旺。故观千角灯,有祈求添丁之意。
摄影/陈锦波
从“牌灯”到“排灯”
商品招牌的华丽蜕变
青海湟源,是由内地通向青藏牧区的必经之路,农业区与牧区的分水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清代嘉道年间,城中商铺为了吸引顾客,争相制作名号招牌,牌内插一蜡烛,于夜晚点燃,光彩夺目。而后,商品幌子越做越精美,发展成为有底座且形态不同的牌灯,又进一步演变为以街道走向为中心的排灯。上图即为元宵节时布置的湟源排灯,有多边形、方形等造型,以水浒人物为主题,每灯一图案。曾经的商品招牌,摇身一变,成为吸引游客驻足观赏的一道独特风景。
供图/IC photo
从娱神到娱人
古老灯舞的现代转身
此图为上海奉贤的滚灯表演艺术。灯由内球、外球两部分组成,内球用麻绳或铅丝固定在外球体的中心位置,两端用铁质转销连接。内球内装蜡烛,在表演时点燃。灯的造型并不复杂,配合此种造型而做的表演却颇为考验人——跳、爬、旋、腾、窜、转、跃、甩等,多种肢体动作集于一舞,刚健中透出柔美。奉贤地区历史上水患频发,据传,滚灯表演本是民间祈求降伏水魔的祭祀仪式,后逐渐发展为庆祝活动中的表演项目。传统滚灯的表演者多为男子,如图所示(供图/视觉中国)
图中则出现了男女同台表演的场景,可谓古老灯舞在现代社会的一种转型(供图/IC photo)。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唐可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