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本是崇佛敬佛的神圣场所,运河之塔,却身兼多职,镇潮水、兴文运、当导航、为地标……多重身份的背后,是与运河紧密相连的命运轨迹。
作者: 吴风 出自:2022年第07期
淼然一波,四望皆平,平望之名由此而来。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但在湖沼泽国之境,平望人究竟驻足于何处,饱览这水天一色的美景?
作者: 橡木苔 出自:2022年第07期
坝泛指在河流湖泊修建的挡水、拦水建筑。古代各地根据用途和形式又有多种名称,如减水坝、车船坝、堤岸、堰、遏、埭、碣等。按照建筑材料区分有土坝、石坝、土石坝、草土坝、……
出自:2022年第07期
俗话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是兵器的统称,在此处代指战争。古时的“干”与“戈”是不同用途的兵器,“戈”主攻杀,“干”则用于防御,类似后世的矛与盾。
从《山海经》中半人半兽的野性至高女神,到民间故事中容止端庄的贵妇。时光的流转中,西王母的形象不断发生着变化:君王希望与她约会,得到她的垂怜;普通人也把长生的愿望寄……
出自:2022年第06期
山经海纪,四海八荒,不仅纵横驰骋着各种奇禽异兽,也生长着光怪陆离的宝树奇花。看似荒诞不经的名头,又似有“本草”可循。它们为上古世界创造幸福,也开启中国“食疗”之先……
作者: 周舒 出自:2022年第06期
能挡住子弹的衣服,并不是新鲜事物。西方的板甲和东方的布面甲,都曾充当过“防弹衣”。防弹衣是否是“进化版”铠甲?又将继续“进化”向何方?
作者: 曲博文 出自:2022年第04期
藤甲不怕火攻?绢帛不只装饰?纸甲强比铁甲?丝棉竟可防弹?甲胄制作,在更轻、更软、更强的路上,走得比你想象的更远。
作者: 川丹丹 出自:2022年第04期
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究竟什么样的铠甲,才堪当重任?
作者: 筱笛 出自:2022年第04期
将士有将士的甲胄,江湖人也有江湖人的护体神衣。小说中著名的“软猬甲”“金丝甲”为何刀枪不入?又是否能护人周全?
作者: 周舒 出自:202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