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金银器 从胡风拂面到大唐芳华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3年第02期 作者: 陆正懿 

标签: 文物故事   古代生活   

胡瓶、带把杯、多曲长杯、高足杯……唐代金银器中的“胡”风,浓郁而热烈。当异域风情的餐饮具,碰上了开放、自信又大胆革新的唐人,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一名粟特“驴友”的银餐具

1975年春,内蒙古赤峰敖汉旗老哈河畔,荷叶勿苏公社李家营子大队开始了修水渠的工程。挖到一米多时,白骨惊现。在场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不过随之出现的东西,又让人欢喜起来——坑中陆续刨出了五件银器:带把的壶、带把的杯、银长杯、银盘、银勺。在相距不远的另一处土坑中,又挖出了金带饰、银镯、玛瑙珠等宝物。看来,这应当是两座古墓。

带把杯 大唐吹来粟特风
图为西安何家村窖藏金银器中的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棱上饰有细密的联珠纹,八个棱面内分别装饰着乐伎、侍者和舞蹈者。侍者均为高鼻深目的胡人。杯把上指垫宽厚,利于持握,是件具有粟特风格的唐代金银器。
摄影/泓伊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在两座墓旁,并未发现砖、石材料,似乎意味着这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墓葬建筑。尤其是第一座墓,所谓的随葬品就是5件银器,虽打造得颇为精美,不似穷人所用,但数量和种类又太过单一,组合起来就是一套餐具。重重疑点指向了一种可能性——墓主人是意外死亡并匆匆下葬的。对此,著名考古学家齐东方作出一个推论,“墓主人很可能是随身携带一套餐具的旅行者,因遇不测突然死亡,遗体连同随身物品一起草草埋下”。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唐可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