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之宠:任性与境界

皇家气象 说到象,常会想起“曹冲称象”的故事,曹操得到孙权的礼物,就是一只“陆地第一”的庞然大物。《说文》中解释“象”是一种南越大兽。象,也是景象的象,气象的象,皆因其大。这样的巨兽,性格却温和近人,难怪会成为送礼、朝贡动物的首选。(供图/GETTYIMAGES)

鹤在谁家

鹤舞翩跹 古人云:“白鹤善舞。”其实,鹤本不会跳舞。所谓“鹤舞”,是人们赋予鹤姿态的美好想象。图中,光影朦胧,群鹤在沼泽地中栖息,其中两只鹤面对面做出振翅的姿态,如同一对优雅的舞姬,扬起长袖,翩翩起舞。供图/GETTYIMAGES

总第129期
2016
07
  • 爱,不能无缘无故

    中国已故领袖毛泽东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话颇有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作者: 黄秀芳  

  • 声音

    日前,上海博物馆推出了“日本醍醐寺艺术珍宝展”,千年古寺的文物在异国展出,十分少见。东京国立博物馆原副馆长西冈康弘坦言,醍醐寺传承了真言宗衣钵,而真言宗又传自唐代的汉传密教。同时,醍醐寺珍……

  • 微历史·物道:耳枕

    《黄帝内经》主张不要封闭人体的上窍,而侧卧的睡姿就会令耳孔堵塞,有了孔孔相通的耳枕,再不会被压得“面红耳赤”,而且外界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不愧“玲珑”二字。

  • 微历史·细节:李唐王朝的命运之门

    6月20日,是李隆基他们经过反复商议定下来的日子,李唐王朝随后将近200年的命运就在这一天决定下来。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命运之神对李隆基格外的青睐,但就在政变伊始,一个“开不开门”的小插曲,险些让……

    作者: 衡山莫大  

  • 微历史·格物:唐代的花瓷腰鼓

    说起腰鼓,相信很多人会首先想到陕北。漫天黄土中鼓声震天,配合着舞动的身姿和响亮的呐喊,充满了豪迈的力量感。其实,历史上的腰鼓并不是这么使用的,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就是证明。……

    作者: 朋朋  

  • 日本日光东照宫:德川家康的守望

    为了赶上1636年4月德川家康20周年忌日,家光从江户、京都和大阪征调大批能工巧匠,历时1年5个月,完成了对东照社的改扩建。1645年,朝廷又将宫号授与东照社,从此东照社改称“东照宫”。

    作者: 周剑生  

  • 特别策划|宠物:爱牠不商量

    养宠物,是中国人延续数千年的癖好。帝王家有帝王家的玩法,百姓家有百姓家的趣味,更不用说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了。

  • 叫的就是牠

    你知道动物有这些别名吗?在古人心中,动物仅有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大名是不够的,为了表达或喜爱、或厌恶、或戏谑、或避忌的情感,各种拟人化的名称陆续诞生。

  • 皇家之宠:任性与境界

    人间至奢、至贵莫不属于皇家,在养宠物上皇室当然也要拔得头筹。宠物得到加倍的恩宠,养宠也养到前所未有的境界。那些民间供奉的野外趣物,国外进献的奇珍异兽,还成就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园。然而在奢……

    作者: 小白  

  • 狮子·东方众『狮』相

    亚洲狮子通过商旅和宗教的传播,其形象遍及全亚洲。让我们按图索骥,去看看那各具特色的东方众『狮』相吧!

  • 鹦鹉的“口技”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是清人林嗣环所写的《口技》中的最后一句,令人回味无穷。善口技者的精绝技艺令人叹服,但如果有一只鸟也可以模仿各类声音呢?

    作者: 迦陵千叶  

  • 乌龟:圣俗两重天

    自古以来,养龟就是古人怡情养性、陶冶情操的最佳之选。古人或畜龟自娱,或用龟演戏,甚至培育出了特殊的绿毛龟当做萌宠。元代前象征吉祥长寿的乌龟,为何往后的声名会一落千丈,成为骂人的詈语?

    作者: 高瑞梓  

  • 鹤在谁家 千古文人宠鹤记

    自古以来,鹤就是文人雅士们最亲密的朋友。如此行止有节、体态多姿的动物,令古人无比着迷。他们养鹤、驯鹤、寄鹤、放鹤,为鹤写诗,为鹤鼓琴。与鹤为伴,仿若与君子相亲,与仙家同行。一声清越的鹤鸣,……

    作者: 陶襄  

  • 斗禽:金爪利嘴间的癫狂

    羽毛飞舞,硬喙互啄,从斗鸡到斗鹅斗鸭斗鹌鹑,斗禽盛行于中国,已有数千年之久,至今未绝迹。斗禽既风靡于民众之中,又为王公贵族所喜爱。一种游戏,使人看到了众生百态。

    作者: 刘菲  

  • 桃渚古城,守望戚家军

    戚继光抗倭取得的惊人战绩,至今令人为之振奋。日薄西山的大明朝,仿佛突然炸开了一道雷电,上演了奇迹般的一幕。戚继光到底做了什么,令原先一击即溃的明军,在短短数年内离奇逆转,战斗力爆表?让我们……

    作者: 王雎  

  • 腰间的风景

    现代人眼中不起眼的腰带,古时却藏着许多玄机。古代华服总少不了一根耀眼的腰带,它不仅束住宽大的衫袍,也展现了等级与礼教的力量,甚至还能成为方便的“衣袋”。可惜,那道腰间的风景,已渐渐随着时代……

    作者: 李芽  

  • 书写的千古难题

    曾几何时,毛笔由日常生活中书写的工具,蜕变成了文人雅士的癖好,渐渐褪去柴米油盐的生活气息,走入庙堂之上。而取代了毛笔的硬笔,也渐渐有被键盘顶替的趋势。这大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于是毛笔以及古……

    作者: 贻芥  

  • 萱草·世间有草名忘忧

    倘若没有那片『烛若丹露照青天』的忘忧草,幽暗潮湿的北堂,实在太过愁懑。为王前驱的丈夫,不知归期何日,若不是这一丛萱草,真不知该如何忘却忧思。从诗经中那名远望的女子开始,萱草与忘忧,这两个词……

    作者: 王晓申  

  • 乾隆《癸未岁朝图》·皇帝画家的物意与功勋

    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癸未岁朝图》成画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它与那些绘画史上的顶峰之作共济一堂,难免被指为意趣不高,最近经展览发表,得以进入大众的视野,这才发现,它被忽略之处颇多。

    作者: 曹可婧  

  • 中餐“真国色”

    少有认同中餐还有摆盘之说的,这也寻常。前阵子,关于《中国的食物》的一系列照片引起了轰动。这让我们发现——原来中餐摆出来、曾经如此好看,意境非凡。

    作者: 韩韬  

阅读本期完整内容

使用微信扫一扫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