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部曲”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4年第02期

标签:

如果你手上有一张重庆地形图,可以清晰看到重庆的整体格局:华蓥山、大巴山、巫山、大娄山等群山,从四个方向将重庆围合在内,长江如一条细长的白练,于重重大山中切出一条通道,自西向东流去。大山使重庆封闭,在非常时期,这种格局利于防守;长江使重庆与外界沟通,并以众多支流之便,衔接整个西南腹地,在历史时期,这种血管式的水上网络构建的交通大枢纽,具有非凡的诱惑力。正是这种诱惑力,致使100多年前西方各国的进入,从而引发重庆开埠。而重重大山带来的封闭格局以及山城本身所拥有的地形,又使它在抗战时期以及上世纪60至80年代,扮演了整个国家的后撤地和掩护所。

而今,作为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以及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人将高楼林立、时尚新潮的它与上海甚至与纽约媲美。我们以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为剖面,在重庆发生的众多大事件中精选出开埠、抗战、三线这几个片段—它们也被研究者称为上世纪影响重庆发展最为重要的三个阶段,试图勾勒出重庆过去的“来龙”,以便为将来找到“去脉”。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