郪江汉墓
触手可及的天国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第11期 作者: 聂作平 

标签: 三台县   陵墓   

郪国曾是中国历史上偏居四川一隅的富庶小国,虽然郪国在历史的舞台上彻底隐退了,但崇尚厚葬的国为后人留下了规模壮观的郪江汉墓群。郪江汉墓是按照现实生活营建的,郪国人对天国的想象,与现实生活并无二致。
这张照片拍摄于江汉墓群中一个比较大的汉墓里,是这个汉墓的一个“房间”。刻于墙壁上的人物,其身份引人遐想,谁也说不准他是不是墓主。在已经开发的江汉墓中,出现人物的墓并不多。

深秋时节,四川盆地依然绿肥红瘦,青碧得与夏天没多大的区别。只是太阳已经变得高远而温和,像逢年过节时古镇屋檐下高挂的红灯笼。夕晖匝地时,三台县郪江镇的农民们还在自家地里忙碌。农历十月是收获红苕的农忙时节。从他们所在的位置望过去,郪江和锦江两条虽不宽阔却水量丰沛的小河在前面不远处汇合,从风水的角度说,这种两水合抱之地都是上风上水,宜于人居——事实正是如此,在两水的怀抱中,安卧着他们再熟悉不过的郪江镇。

这个汉墓的入口在山腰上(上),是一个悬空的“门”,长年住在里面的流浪汉必须借助梯子才能进出。在群山环绕的江镇,山中睡着古人,现代江人就生活在他们中间的平地上。(下) 摄影/王剑林

郪国的原住民来自云南

郪江镇的农民们幽默地把郪江镇叫作农民街,意思是街上的居民里,有不少是像他们这样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一亩三分地里刨食的农民。夕阳已经下山,一天的劳动就要结束了,一些农民把收割的红苕藤往苕地尽头的洞穴搬去——在距农田几十米远的山崖上,十来个洞穴像十来张用力撑开的大嘴,一些农民家的红苕藤就摆放在一些洞穴的门口——它们需要放在这个向阳的山坡上,让秋天的太阳仔细地晒,以便去掉水分,作为猪的过冬饲料。

责任编辑 / 周晓红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