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攻坚40年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2期 作者: 程国栋 

标签: 铁路   土壤地理   交通地理   青海   西藏   观点地理   

为了开发东北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从1952年开始,我国的铁路、森林、地质和建筑工程等部门对东北的多年冻土进行了调查研究。1954年青藏公路通车,在公路修建过程中证实了青藏高原存在多年冻土。铁道部也认识到多年冻土是青藏铁路修建的主要拦路虎,于是在1960年成立了青藏铁路技术研究所。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到1962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冰川冻土室对青藏公路沿线的多年冻土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由此直到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正式开工,40余年来,中科院冰川冻土研究所、铁一院和铁科院西北所团结协作,为解决高原冻土筑路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间青藏铁路的科研工作几起几落,但其它工程,如格尔木—拉萨输油管、兰(州)西(宁)拉(萨)光缆、青藏公路改建沥青路面及以后的整治工程都相继在高原冻土区实施,冻土科研工作也从未中断。也正是这4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才使得青藏铁路的建设成为可能。

40多年的工作使我们认识到,原来中国多年冻土分布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而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面积则居世界之首。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