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火的民族崇拜火
中国的56个民族』 专题系列藏缅语族(6)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04期

标签: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文化地理   

摄影/陈海汶
时间/2008年10月
地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上帕镇
傈僳族对火与火塘崇拜有加,有着祭祀火神和保护火塘的许多蕴意深远的传统习俗。
“手抓饭”即“簸箕饭”,是傈僳族特色饮食之一。
男子头上的包头即傈僳语中的『娜货』或『务特』,这是傈僳族汉子的基本头饰。
虽然是生活在大山里的民族,但傈僳族男女服饰上都喜欢缝缀贝片或贝壳来做装饰。
王春
傈僳族,云南省民族学会傈僳族研究委员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傈僳语广播新闻宣传工作。
1走进傈僳人家,最引人注目的是傈僳族四方形大火塘。傈僳族自喻是“火的民族”,火塘边是全家运筹生计的地方,是老人守家寝卧的地方,也是招待客人谈天叙事的重要场所。傈僳族的火塘终年生火,火塘边还常年支着自制的铁三脚架供烧水煮饭。对于傈僳族先民而言,火是光明的象征,是家庭和民族延续的象征。
对火的崇敬,在傈僳族民间传说中来源于先辈“木布帕”(傈僳语“开天辟地者”)。传说过去人类没有火,粮食和肉类都生吃,人们常常生病,寿命也不长。傈僳族居住在寒冷的高原,缺少御寒物,倍受寒冷的煎熬,木布帕非常着急。一天,他到怒江源头黑水河一带,蓦然看见一块条石坚硬无比,他将条石砸成两节,并使劲磨擦,突然一股亮光闪了出来,吓得木布帕把条石扔了出去,刚巧扔在枯草丛中,风干物燥,枯草被点着火了,熊熊燃烧起来,将木布帕携带的玉米粒炸得“噼啪”作响,身上也烤得暖乎乎的,于是傈僳族祖先发现了火。木布帕对火顶礼膜拜,认定自己是“火”的儿子,“火氏族”就这样诞生繁衍了。而在传说之外追溯历史,傈僳族从族群形成以来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四次大的迁徙,从青藏高原辗转到了怒江流域和缅北地区的崇山峻岭,生活在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一带海拔1000米以上的区域。高山峡谷之中,气候寒冷多变,猛兽毒虫出没,火既能祛除寒冷,又能驱散猛兽,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傈僳族对火与火塘崇拜有加,有着祭祀火神和保护火塘的许多蕴意深远的传统习俗。不论主人或来客都忌讳往火塘中吐痰,不准踩踏火塘,不准跨过火塘。逢年过节,傈僳人要往火中投些核桃油、香油、粑粑、肉块等,以祭祀“阿洞尼”(火神)。过“阔时节”(新年)或“收获节”(新米节)时,傈僳族都把最先舂出的粑粑及最先煮熟的肉供奉在三角架上祭灶神;还将鸡血或猪血洒在火塘中以祭祀“阿洞尼”等。
2“手抓饭”即“簸箕饭”,是傈僳族特色饮食之一,因食用时饭菜都装在竹编大簸箕里,不用筷子,用手抓吃食物而得名。其做法是先把苞谷面掺杂大米煮好,同时用其他锅煮好肉类(家禽、野兽肉均可)。待饭煮熟后,盛入一个洗净的簸箕内,将熟肉剁成碎末,拌上核桃粉、辣椒、蒜粉、食盐等佐料,倒入盛好的簸箕里,搅拌均匀后,大家围坐在旁边,共同享用。有些场合,除大簸箕饭以外,每人还配一个小簸箕饭。簸箕饭味道鲜美,讲究规矩,各人只能抓自己面前的肉和饭吃,不能随便抓别人面前的肉和饭,也不能挑挑拣拣。在傈僳族村寨,婚事、丧事、节日、庆典或待客等人群集中的日子都要吃“手抓饭”。用簸箕盛饭,吃“手抓饭”不仅是傈僳族的生活习俗,也是傈僳族团结和谐的重要象征。
3照片中男女老少穿戴的傈僳族盛装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一带傈僳族服饰,左一男子穿着对襟麻布短衫,配红色马褂,傈僳语叫“仄都”、“糯都”,下穿红色宽脚长裤;左二老者穿贴身对襟麻布短衫,左三男子穿斜襟无扣花麻布长袖短衫,下穿黑色长裤;右一男子穿着棉布长褂,白色长褂上织着黑色横纹,衣袖上镶有蓝色布条和黑色线条。这些男子的头上都戴着包头即傈僳语中的“娜货”或“务特”,这是傈僳族汉子的基本头饰。传统中,包头是用长五丈六尺的布盘绕在头上,并在额头右侧留有五寸长的布头,现在多数人用藤篾做成衬圈,外包青色或蓝色棉布。过去,包头不仅是头饰,还有很多实用功效。紧急情况时一拉布头,包头就可散开,用做防身武器缠绕对方的刀棍;此外,外出时还可把包头拉散当被盖,捕获到猎物时可将包头拉散捆背猎物,攀崖上树时可将包头拉散当绳索用。
除了包头外,傈僳男子身上还有一件非常显眼的配饰,照片中火塘右侧的两名男子腰上都系着一条别致的腰带,这种腰带叫“集合”,是用手工编织的布条制成,上面镶缀着精心打磨后色如白玉、形如圆月的贝片。
4虽然是生活在大山里的民族,但傈僳族男女服饰上都喜欢缝缀贝片或贝壳来做装饰,这是傈僳族的传统和重要标志。这一传统,在傈僳女子的服饰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照片中的傈僳族妇女上身穿右衽收腰的短衫夹袄,颜色有红、黑两种,下穿自己编织缝制的多褶花麻布围裙,用红、黄、黑等颜色绣花布条或绣花线镶边。火塘左边和右边四个妇女身上都斜跨背着“拉贝”——将兽骨或海贝磨制成小圆片穿洞成串缝在布带的饰物。胸前挂着“里底”——由珊瑚珠、塑料珠串成的珠串。最有特点的是头上戴的“哦勒”帽。“哦勒”用珊瑚珠和海贝片编串缝制,下垂的珊瑚珠分别为红、白二色,下端坠着小铜球,色彩搭配和谐,美观大方。传说在以前贝片是一种流通的货币,由于氏族之间经常发生械斗,加之外来民族的侵扰,男子上山打猎,只剩下女人在家,贝币等财物常遭到抢劫。聪明的傈僳族妇女便把它钻孔串起来,戴在头上;缀在牛皮上,做成带子,挎在身上,既防止丢失又好看。从此,用贝片做装饰成了傈僳族的重要习俗并保留至今,它使傈僳姑娘头上生辉,使傈僳小伙子腰间添彩,它是傈僳族爱美的象征,是彰显民族尊严的重要标志。傈僳族妇女把贝片视为传家之宝,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姑娘长到十六七岁,不管家境如何困难,父母都会精心为女儿准备一串贝片。母亲去世时,留给女儿最珍贵的礼物也是贝片。
1傈僳族源于我国古氐羌部落,据考证史书上的“乌蛮”、“栗粟”、“力苏”、“溧粟”、“力梭”、“黎苏”、“施蛮”、“顺蛮”、“狸苏”等称谓均指傈僳族。元末明初,中原统治者和周边少数民族争夺川滇交界地区,傈僳族人民不堪忍受奴役和战争威胁,向滇西北怒江流域迁徙,一部分傈僳族沿长江返回四川省西昌、木里等地,一部分到怒江流域后又向保山、德宏直到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地区迁徙,形成了跨国而居、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世界傈僳族人口达120万人,其中中国70多万人,国外有40多万人。怒江峡谷是傈僳族聚居区,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就位于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除此之外,全国还有一个傈僳族自治县,28个傈僳族乡。摄影/陈海汶
2傈僳族居住在江河峡谷的山区和半山区,因为山势陡峭,江水汹涌,往来交通十分不便。傈僳族创造出“溜索”作为交通工具。溜索是用数十根竹篾或藤篾纽结成拳头粗的溜绳,架在江河的两岸,两岸只拉一条溜绳并且高度一样的叫“平溜”或“单溜”;同一地方有两条溜绳,一条此岸高、一条彼岸高的叫“陡溜”或“双溜”。过溜索时,先把一个硬木做成的带凹槽的溜筒扣在溜绳上,再在身上系上防护绳,使人可以保持坐姿悬吊在溜索上。过“平溜”比较费力,因为过桥人溜至江心时,溜绳下坠,没有再向前溜的冲力了,就得用双手攀着溜绳曳爬过去。这样的过程在外人看来无比艰难,可傈僳人却能携带孩子、货包乃至牲口过溜索。过“陡溜”时,由于溜索一端高一端低,过河者不用攀爬,比较省劲,但是由于下溜的速度会愈来愈快,快到对岸时,得用双脚抵住桥墩或大树,以免撞伤身体。
3“上刀山、下火海”一般在“刀杆节”或逢年过节、重大活动时表演,盛行于云南怒江、保山、维西等地。相传刀杆节始于明代。明正统年间,麓川土司勾结外族,入侵云南边疆。兵部尚书王骥奉命三征麓川。他不仅率领着傈傈族将士赶走了外来入侵的敌人,还体察傈僳人的疾苦,引导他们固定耕作,饲养牲畜,使傈僳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受到了傈傈人民的爱戴。但后来皇帝却听信谗言以为他要叛变,就把王尚书召回京城,在二月初八的洗尘宴上用毒药害死了。噩耗传来,傈僳人民悲痛万分,他们用篝火燃起“火海”,用长刀架起“刀山”,发誓要化悲痛为力量,“上刀山,下火海”也要牢牢保卫好王尚书帮助他们建立起来的美好家园。从此每逢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傈僳人都要操练武艺,代代相传,沿袭成节。
届时,身着节日盛装的傈僳人从各处赶来,聚集在刀杆场上。“下火海”是“上刀山”的序曲,人们先燃起一堆篝火,待到烟散焰息,篝火就变成了一大堆酷热的火炭,这便是“火海”了。表演下火海的傈僳汉子先伸手从“火海”里拖出一条烧红的铁链,猛地朝身上绕去,接着又飞快地解开来甩给下一个伙伴。耍过火链后,汉子们迈进火海,在火炭上翻腾跳跃,双脚之下火星乱溅。他们还模仿野兽的动作,朝四方踢踏,用手捧起一块块火炭扬向四周,身边落火如雨。舞弄到兴起时,他们还会向后一仰,全身倒在火塘上,或是捧起通红的火炭,在掌心里揉搓,甚至还一把把往脸上抹去,这叫“洗火脸”。“
“上刀山”是刀杆节的高潮,十几到二十米长的粗栗木杆被竖在刀杆场上,上面交叉捆绑着36把或72把长刀,刀口向上,锋利无比,这就是“刀山”了。在木杆下还供着一张彩画,上画一古装大将,据说他就是王骥。“上刀山”前先要举行祭祀,然后精壮的傈僳汉子走向“刀山”,手握利刃,赤脚踩住刀口,顺着刀梯一层一层爬上去,到杆顶还要进行各种动作表演,演示开天门、挂红、撒谷等仪式。在过去,“下火海”和“上刀山”都只允许男人登场,现在经过专门训练,一些地方的傈僳族姑娘也勇敢地攀上了刀山。
3 摄影/罗金合

拍摄了两张的傈僳族照片

中国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迪庆、丽江等地,少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拍摄前一晚摄影师陈海汶的团队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然后他们从兰坪赶到福贡县上帕镇,赶了300多公里路,过了两条大江——澜沧江与怒江,翻了碧罗雪山。一山隔两江的壮美景观,吸引着摄影师一路走一路拍,在拍摄怒江虎跳石时,陈海汶特别高兴都舍不得走了,一直拍到太阳落山才往预定的拍摄地点赶,结果赶到那边都快晚上9点了。
到了拍摄点,进入傈僳族的人家,陈海汶又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的场景,特别是那个火塘,于是准备就在火塘边拍摄傈僳族“全家福”了,可是又舍不得怒江,最终决定拍完后再去怒江边拍一张。
傈僳族的饮食习俗也有特殊的地方,在怒江边拍摄中间休息时,来参加拍摄的傈僳人都跑到江岸边,猫着腰在岸边的石头堆里找东西。他们找什么呢?这让人感到非常好奇。结果发现是在找虫子,俗称“打屁虫”的。当地的傈僳人都说这是好东西,很好吃,在餐馆里也有卖,一般是油炸一下吃。当然也可以直接吃,在江岸边抓到虫子的人,就把虫子丢嘴里直接吃了。
拍摄任务完成后,晚上傈僳族的群众和摄影师一起喝了“同心酒”。傈僳族最有名的一种待客方式就是喝同心酒——两个人相互搂着同喝一杯酒。改革开放以后,又多了“三江并流”的新喝法,就是这边大腿上坐一个姑娘,那边大腿上坐一个姑娘,三个人同喝一碗酒,三个人嘴对嘴喝一碗酒。同心酒象征着团结和友谊,酒席宴中,如果傈僳族同胞邀请你同杯共饮的话,那就意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把你当成了朋友。
图1
图1为在怒江边拍摄的间隙里,参加拍摄的傈僳群众,在岸边找虫子当作“零食”(摄影/赵汀)。图2为摄影师陈海汶正在拍摄,野外的条件总是比较艰苦,为了可以从较高的机位拍摄,他的助手们把两条长凳颤颤巍巍地架在了一起(摄影/吴世平)。
图2
在拍摄室内场景时,又遇到了另外的问题──找道具比较困难,因为傈僳族的老人去世后,他用过的东西,一定要跟着一起陪葬,他用过的弓箭啊水瓶啊瓦罐啊衣服啊全挂在坟头那里,挂不了的就烧掉敲掉,所以留下来的古老的东西很少了。从照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除火塘外器物都是比较新的。摄影/赵汀

责任编辑 / 张璇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