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
油采空 人走空 老城轮回戈壁滩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04期 作者: 涵一 

标签: 玉门市   工业基地   工业地理   

在飞速发展的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数量也在飞速增长,曾经的石油重镇玉门就是其中之一。如今,玉门市老城区人去楼空,留下断壁残垣,尽显破败萧条,千古名句“春风不度玉门关”难道成了魔咒?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资源,在过去是福还是孽?在未来是依托还是包袱?
企业没了、工厂倒闭、政府搬迁,如今的玉门老城地广人稀,大片住宅区闲置空荡,多年拆迁造成的残垣断壁比比皆是。城市道路、供暖、供水、供电设施老化,大部分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摄影/张捷

它们是新中国工业的“长子”,它们是支撑新中国工业由废而兴的矿产基地,它们依托丰饶矿产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走向兴盛。但半个世纪过去,它们老了或正在变老,且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资源枯竭型城市。它们过早老年化的原因很复杂,有后天的计划体制弊端以及开发失度,也有先天的地理环境恶劣。如果不是因为资源,它们的头上大多戴着一顶“老少边穷”的帽子。

玉门,“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它们中间最典型的一个。在国务院分三批确定的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上,玉门属于第二批。半个世纪里,因为石油的盛和枯,因为数万石油工人的来和去,依玉门油田而建的一座顶峰时期人口达13万的城区,现在几乎沦为一座空城。

责任编辑 / 王晶晶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