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影像库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吴西羽

吴西羽

    责编/图编文章
  • 弧面青铜器的秘密

    虢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姬姓封国之一,建都于上阳,在今三门峡市李家窑一带的青龙涧旁。1956年,在虢国墓地编号为M1052号墓葬中,清理出土了一件凹面形近似于铜镜的……

    作者: 王治国 

  • 安徽郎溪的民间神舞“跳五猖”

    鲁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五猖会》,记录了他少时在家乡绍兴看到的五猖庙会的经历。江南一带,流行五猖信仰和五猖会的远非绍兴一地,只是多已失传,唯安徽郎……

    作者: 耿朔 

  • 民办博物馆何去何从?

    不过,一个普通僧人用最朴实的行动所表现出来的对文物的理解,整个社会却未必具有。只要一尊佛像出现在社会上,那么对它的评价,往往是值多少钱。今天主流的思……

    作者: 周文昭 

  • 铁轨上的近代史
    中国铁道博物馆

    有人说,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是一部屈辱史。但在中国铁道博物馆,那些丰富的藏品足以证明,中国近代铁路史,绝不仅仅是“屈辱”那样简单。中国铁道博物馆,以多……

    作者: 杨煦 

  • 收藏中的贵族

    还有更多让人慨叹之处。 随着时代更迭、审美变化,传统屏风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不过在文化学者和各路藏家的协助下,完成室内装饰品到收藏艺术品的华丽转身后,……

    作者: 丘栎洁 

  • 画中屏中又画屏

    在中国传世名画中,几乎随处可见屏风的身影。它们或竖立于床榻几案之侧,或敞露在花石峦嶂的户外,或屏中又有画,承载了古人的意趣与心绪。屏风是画中不可替代……

    作者: 贝洛 

  • 屏风之用:珍与赏
    构建灵魂的居所

    屏风这件家私,环绕着座位和床榻,与人形影相伴、尽日相随、无比亲密。在相对闭塞的屏邸深处,它对人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屏风上的画释放什么样的……

    作者: 徐晔 于汐 

  • 屏风之用:隔与藏
    构建灵魂的居所

    “过去的三千多年来屏风一直都在演化,伴着需求之变、建筑之变,也伴着精神审美之变而千变万化。当然不仅围绕权力这么一个核心。”宋永吉再次打开家具史图册,……

    作者: 于汐 徐晔 

  • 清末的赏金猎杀

    孙中山和杨衢云是1895年广州起义的策划者,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就对孙中山、杨衢云等人进行悬赏抓捕,孙中山的赏银高达一千元,杨衢云为一百元,同时被列入名单的……

    作者: 阮言 

  • 谜一样的月亮
    读金农《月华图》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背花篓……”这是流传甚广、有关月亮的儿歌。作为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自古以来月亮就是寄托人们无尽想象的对象。有关月亮的传说和典……

    作者: 黄小峰 

  • 78
  • 79
  • 80
  • 81
  • 82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