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大讲堂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薛立若

薛立若

    责编/图编文章
  • 黄河水车
    “大”的传奇

    小的是美好的。那么大的呢?大代表着庄重和气势;而黄河水车的“大”,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传奇。面对兰州黄河两岸的巨大水车,有人曾经感叹:“这巨大的体积所产……

    作者: 王琰 

  • 藏彝走廊木楞房
    森林的恩赐

    在被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称为“藏彝走廊”的六江区域,曾经遍布着的藏、羌、傈僳、普米、彝、纳西等民族的共同选择:木楞房。这种冬暖夏凉,且因其独……

    作者: 海王星 

  • 古人的“三防”
    安居有道

    中国人没有像欧洲人一样用石料盖房,因为那可能是直接从穴居演变过来的呢。我们的祖先选择了木材来修筑自己的居所,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出各式各样的屋宇楼阁和寺……

    作者: 任平生 

  • 老佛爷的“山寨画”

    清入关后历朝帝王,书画上都有两把刷子,这是清宫严厉的皇子汉化教育的结果。慈禧太后当年不过是个被选入宫的女流,从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规范教育,但由于好强的……

    作者: 胡忠良 

  • 蝗虫 蝗虫

    在古代中国,蝗灾与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天灾。蝗灾虽然不直接要人的命,但相比于水、旱灾害,蝗灾给农民带来的是更加深重的苦难,相继而来的一系列变乱甚至暴……

    作者: 任平生 

  • 帝国首都最后的保卫战

    作者: 海东青 

  • 铁轨上的近代史
    中国铁道博物馆

    有人说,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是一部屈辱史。但在中国铁道博物馆,那些丰富的藏品足以证明,中国近代铁路史,绝不仅仅是“屈辱”那样简单。中国铁道博物馆,以多……

    作者: 杨煦 

  • 狄仁杰:东方的福尔摩斯?

    作者: 金点强 

  • 那时人们,那时国
    特别报道·辛亥影像

    回望整整一百年前,我们依稀还能看见辛亥革命的烽烟。是的,这是一段看似遥远,却又与今天紧紧相连的历史。然而,人生不过百年,我们只能是凭借着前人的文字,……

    作者: 任平生 

  • 重见天日的明代石窗

    一天之内,一则“水泥墙中出现老砖墙”的消息,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了上万次——它为什么引起了人们如此的关注?

    作者: 任平生 

  • 1
  • 2
  • 3
  • 4
  • 5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