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佛寺的因果

    在正定县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名录上,最显眼的当属始建于宋代的『中国十大名刹』之一——隆兴寺。然而在当地,人们更习惯称其为『大佛寺』,除了因为寺院以大佛闻名,更因为似乎……

    作者: 吴去   出自:2014年第05期

  • 传说与现实之间

    我在城内中山西路的修路施工现场,目睹到无数的古代石牌坊残件破土而出。听围观的当地人说,祖辈相传正定有24座金牌坊,之前大都以为说的是大佛寺摩尼殿藻井上的牌坊木雕,今……

    作者: 杨思   出自:2014年第05期

  • 黎元洪与段祺瑞之争争出了什么?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一战时,中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只是派出了几十万劳工辅助盟国。然而,即便如此,中国政坛,为了要不要参战,几乎吵翻了天,险些酿成内战……

    作者: 潘卫东   出自:2014年第05期

  • 朱瞻基《一笑图》 皇帝的游戏

    朱瞻基并非艺术皇帝的先驱,在他之前有著名的宋徽宗赵佶。对于皇帝而言,艺术的地位微妙异常。醉心艺事、玩物丧志,则有荒废朝纲的危险。然而点缀丹青、托物寄兴,却又可以博……

    作者: 黄小峰   出自:2014年第05期

  • “炙”醇“炙”美;“穿裙子”的客家人

    “炙”醇“炙”美;“穿裙子”的客家人。

    出自:2014年第05期

  • 在宋代,他们这样喝茶

    点茶,是宋人精致生活的写照。茶点得好,还能三五成群去斗茶。更有甚者,能在茶汤之上写诗作画,谓之分茶。宋人与茶之间究竟擦出了怎样的火花?茶上浮沫、点茶的建盏又有哪些……

    作者: 刘文   出自:2014年第05期

  • 红色娘子军 被遗忘与被改写的

    2004年4月19日上午八时许,中国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战士卢业香在海南琼海去世,享年100岁。“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在中国老少皆知,对它的一次次演绎,捧红了无数个作家、导演、歌……

    作者: 刘统   出自:2014年第05期

  • 米字旗下的威海卫

    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人曾经占有一块“北方香港”,那就是北洋水师的伤心地—威海卫。此后,英租威海卫虽然在历史上长期默默无闻,却是英吉利文明和中华文明水乳……

    作者: 长歌   出自:2014年第05期

  • 正定元曲 乱世里的佳人

    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的元曲,在文学史上格外闪耀,鲜为人知的是,小城正定竟是元曲的重要发祥地。一群才华横溢又饱经丧乱的文人,一位争议不断又爱民如子的将领,在正定相遇,……

    作者: 申晓飞   出自:2014年第05期

  • 历史的断痕

    正定城里的建筑,是人按照自己的生活而营造的空间舞台。千百年来斗转星移,当大部分的人退场了,舞台却幸存了下来。这一舞台上布满了重重叠压的历史印痕,他们虽是建筑的“情……

    作者: 崔金泽   出自: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