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从日本归家 艰难的文物追索之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批“小众群体”,它们是向日本追讨而回的珍品。特殊的身份,牵动了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

    作者: 董晓君   出自:2023年第04期

  • 谁在丰富台北故宫?

    除了承继清宫珍藏,台北故宫也不断购藏并接受捐赠。藏品不断丰富,演绎出人与文物之间的动人故事。

    作者: 冰鉴   出自:2023年第04期

  •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 从中国走向亚洲

    通过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化连接起亚洲各地文明。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建南部院区,定位为“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意在记录中国对外交流的大历史。

    作者: 斯人   出自:2023年第04期

  • 未迁台的第四批文物 留住故宫

    第四批文物迁台,要搬空北平故宫?马衡院长说:“不!”动荡时代,每一次抉择都需要高超的见识和非凡的勇气。选择坚守,见证重逢,故宫博物院,有宫更有宝。

    作者: 陈秋速   出自:2023年第04期

  • 文物迁台 从庙堂之高到天涯之远

    抗战胜利后,国内局势却骤然一变。存放于南京朝天宫库房的故宫南迁文物,被迫搁浅了北归计划,有了新的宿命——迁往台湾。

    出自:2023年第04期

  • 两院文物大PK

    曾有言曰:“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诚然台北故宫博物院坐拥近70万件文物,包揽了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中的多数精品,但北京故宫在中华人……

    出自:2023年第03期

  • 镂雕 竹牙上的缩微世界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玉石、竹、木、牙、角等各种类型的雕刻,虽数目不多,但汇集了明清时代的精品,那么,它们究竟精在何处?

    作者: 羽青   出自:2023年第03期

  • 珐琅 清帝的华美私藏

    一个蒸蒸日上的王朝,如何显示它的华贵雍容?不是金银珠宝、不是宫殿巍峨,而是一件件色彩娇丽的绝世画珐琅。

    作者: 橡木苔   出自:2023年第03期

  • 剔红 明清官作漆器的典范

    红彤彤的浮雕漆器,颜色鲜艳、体型完美、漆质牢固,宛若初生。若问起年龄,几乎都在五百岁以上。

    作者: 褚宜   出自:2023年第03期

  • 玉器 皇帝的权力与审美

    用玉之权曾被皇室垄断,只有天子最敬重的臣子,才能被授予这项殊荣。当玉终于走向民间,皇帝又希望天下人跟从于他对玉的审美标准。高贵,是玉永恒的烙印。

    作者: 李万川   出自:2023年第03期

  • 20
  • 21
  • 22
  • 23
  • 24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