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来词“入侵”?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频繁,大量外来词势不可挡地涌入,有些词一时难以找到对应的意译词汇,这时音译就是最省事的。这无可厚非,但接下来还是应仔细斟酌更好的译法。

    作者: 林易勤   出自:2012年第01期

  • 失落的家门

    门由千姿百态到一模一样,这门上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者: 马赛屏   出自:2012年第03期

  • 中华五色:天地秩序的彩衣

    中国人自古就有数字情结,比如“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的九,比如“事不过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三。但还有一个数字对国人影响深远,那就是“五”。农作物里有五谷杂……

    作者: 蒋蓝   出自:2012年第11期

  • 彩色的古代中国

    两只头顶淡蓝色的斑鸠,栖息在雪白的梨花枝头,那副安然自得不羡神仙的神态,即使逾越七个多世纪,仍然令人动容。它出自南宋缂丝名家沈子蕃的手笔,从放大的局部来看,细细密……

    作者: 夏居宪   出自:2012年第11期

  • 红黄白黑青 哪个最中国 『最中国的颜色』网络票选结果

    编者按:红黄白黑青,是中华五色,因为它们最富中华文化含义。但这一观点是否会得到今人的认同呢?最具发言权的是中国人。于是《中华遗产》在微博上同期推出“最具中国文化含……

    出自:2012年第11期

  • 最美丽的大学建筑——图书馆

    对近代中国人来说,图书馆也许是个新生事物。不过中国人自古有爱书、爱读书的传统,故有诸多著名的藏书楼。在2009年6月制作“状元之路”专题时,我就曾经整理过古代藏书楼的资……

    作者: 张婷   出自:2012年第06期

  • 亮出心门 门面中国

    在中国,门户不仅是进出之关,更是寄情之所。千家万户的门扉无不印着中国人基因里的记忆。一座座、一重重、一种种门,从何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木必有根,水必有源,追……

    作者: 王敬雅  子今   出自:2012年第03期

  • 中国之门:合“礼”又合“理”

    站在一扇中国大门前,便总有熟悉之感荡漾心间。中国的门为什么独特?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掘开土层,出土文物;跨越东西,打开文献,回顾历史,以求线索。看大匠巧作,造出这合……

    作者: 徐晔  子今   出自:2012年第03期

  • “门”的家族

    “门”是一个建筑物,又是一个造字者,建设起这一个又一个凝结心事、饱含情感的“门”族汉字。它们不单是汉字演进链条中的一环,也记载着前人对“门”——家的无尽诉求。

    作者: 秦海涛  沈卓娅   出自: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