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 交通地理
  • 军事地理
  • 农业地理
  • 化学地理
  • 历史地理
  • 土壤地理
  • 地图地理
  • 地理人物
  • 地质地理
  • 基础地理
  • 天文地理
  • 工业地理
  • 文化地理
  • 气候地理
  • 水文地理
  • 生物地理
  • 美食地理
  • 考古地理
  • 观点地理
  • 国人追讨流失日本国宝引出神秘渤海国 那是盛唐时代的白山黑水大地!

    近些年,民间学者、收藏家王锦思多次到日本,讨要一块唐代的石碑文物——它的背后,竟是一段不为今人熟知的掌故。如今提到我国东北地区的文明,人们更多地能想到那里是满清的……

    作者: 刘昂   出自:2016年第09期

  • 峡湾 宛若三峡,却是冰川和海盗的故乡

    说起峡湾,人们往往会赞美它的奇绝壮美。然而,在连绵的峥嵘绝壁之中,还隐藏着更多的传奇。无论是回溯万年,探秘古冰川和海洋的消长进退,还是下潜千米,寻找峡湾水域里的独……

    作者: 陈惊鸿   出自:2016年第09期

  • 为什么大家都来景德镇

    谈起景德镇,许多人都知道这里是古老的“瓷都”;但你是否知道,在景德镇一个新兴的、多元的、国际化的艺术社区正在兴起,围绕着陶瓷艺术、但又不仅限于陶瓷艺术,越来越多来……

    作者: 缪芸   出自:2016年第09期

  • 穿越尤卡坦半岛的水下迷宫 中国潜水员在墨西哥的洞潜故事

    有人说洞穴潜水是世界上危险系数最高的运动之一。扑朔迷离的光线,环环相扣的洞穴,复杂幽深的水底隧道,在这样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环境下潜水,一旦找不到出洞的方向,耗尽有限……

    作者: 骆仪   出自:2016年第09期

  • 我们潜入了西沙永乐龙洞 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蓝洞

    今年7月,我国三沙市永乐环礁晋卿岛上的蓝洞,被证实为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蓝洞,其深度达到了300.89米,并被正式命名为永乐龙洞。这个最深海洋蓝洞的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是否隐……

    作者: 吴立新  李家凡   出自:2016年第09期

  • 事关主权的重大地理学发现:南海“断续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形

    “九段线”的叫法流传甚广,但这样叫其实是不准确的。原因一是1947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方域司首次公布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上画的是11段线,后来变成了9段;二是当地图比例尺变得……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16年第09期

  • 通天河蛇曲 嵌入岩石深处的另类曲流之美

    草原、湿地上的蛇曲,很多人见过,但长江上游通天河绵延400多公里的蛇曲,也许见过的人并不多。与草原蛇曲相比,通天河的蛇曲因为河流下切,形成了很深的峡谷,有一种另类的“……

    作者: 傅明  宗峰   出自:2016年第08期

  • 北菜南运 兰州高原夏菜下南国

    每年5月—10月,当高温笼罩着杭州、上海、广州等城市时,甘肃兰州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向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从种植到贩运,每棵蔬菜背后都有着……

    作者: 王琰   出自:2016年第08期

  • 海南岛的岩石海岸与岬角

    人们提到海南岛,总会联想到它那柔美亮丽的海湾与沙滩,但常常忽略了与这些海湾沙滩相伴的、嶙峋突兀于碧波之中的岩石海岸与岬角。这些岩石海岸与岬角是怎么形成的?它们又有……

    作者: 范晓   出自:2016年第08期

  • 辽宁木渔船 传统尚在,“追赶”时代

    在黄渤海海域,至今还航行着大量的木质渔船,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修造于辽宁沿海。木渔船在这里的使用范围之广、修造技艺之精、文化内涵之丰均出人意料,这种船身可达30多米的庞……

    作者: 李巍   出自:2016年第08期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中国国家地理 V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