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 交通地理
  • 军事地理
  • 农业地理
  • 化学地理
  • 历史地理
  • 土壤地理
  • 地图地理
  • 地理人物
  • 地质地理
  • 基础地理
  • 天文地理
  • 工业地理
  • 文化地理
  • 气候地理
  • 水文地理
  • 生物地理
  • 美食地理
  • 考古地理
  • 观点地理
  • 谷雾 云贵高原景观的“点睛”之笔

    在云贵高原,地形破碎、水汽充沛、辐射降温等条件相互配合,形成了一种典型的辐射雾——谷雾。近些年来,有人开始把谷雾作为一种景观来追逐、拍摄。由于谷雾的出现,云贵高原……

    作者: 成政   出自:2023年第10期

  • 黔南边缘地带 我国亚热带喀斯特地貌 发育的样本区

    贵州高原是我国亚热带喀斯特地貌集中出露的区域,其南部的边缘地带更是汇聚了喀斯特地貌景观最为精华的部分。这里不仅有如桂林、荔波这样小巧精致的喀斯特峰林峰丛,也有如大……

    作者: 晓阳   出自:2023年第10期

  • 云贵以东 红层和喀斯特, 亚热带季风“吹”出的 两大地貌瑰宝

    在云贵高原以东,大致沿纬线方向平行分布着4个自然区。这4个自然区幅员广阔,几乎涵盖了我国东南部的整个亚热带地区。同属亚热带的云贵高原与它们之间有何异同?本文作者通过……

    作者: 刘圆圆   出自:2023年第10期

  • 云贵以南,云贵以北 由周边自然区来反观云贵高原的特点

    如果要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那么云南高原可以概括为“红色高原”,贵州高原可以概括为“喀斯特高原”。由于两个高原同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在气候类型上……

    作者: 田雨   出自:2023年第10期

  • 滇侨 一个鲜为人知的华侨群体

    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内陆侨省,250多万的云南籍侨民居住在国外,这其中又以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最多。云南人走向海外、定居他国的历史久远,云南的和顺、喜洲、鹤庆、迤萨等地……

    作者: 胡涛   出自:2023年第10期

  • 昆明 云贵高原上面向东南亚、 南亚开放的中心城

    云南省会昆明是云贵高原上的第一大城市,如果放在更广阔的地理空间中来看昆明,它还是一座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城市。因地缘邻近带来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将昆明与东南亚、……

    作者: 张汇   出自:2023年第10期

  • 从备用的“紧急出口”到西南的“门户枢纽”云贵高原的对外交流通道

    在云贵高原万水千山的阻隔中,自然造化却悄然留下了几处较平顺的缺口,让从云南通向缅甸、印度的道路,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得以被先民们“走”了出来。此后,虽然中原王朝对这些……

    作者: 李飞   出自:2023年第10期

  • 现代“百苗图” 呈现一个与人们印象中不同的苗族

    云贵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分布区。而苗族,是云贵高原少数民族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之一。清人陈浩曾编绘《百苗图》,描绘贵州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图景,其中以苗族为主。……

    作者: 覃妮娜   出自:2023年第10期

  • 打捞一段 不为人知的历史 追随85年前营造学社的脚步, 探访云南古建筑

    1938年底—1939年初,在逐渐蔓延的抗战烽烟下,中国营造学社在昆明周边和云南西北部进行了两次调查,这是近代对于云南古建筑的第一次系统调查,却由于战争影响等原因尘封在历史……

    作者: 萧易   出自:2023年第10期

  • 被贬谪流放的才子们 在云贵高原点亮的文化之光

    历史上,官员被贬谪流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云贵高原远离政治中心,曾被视为蛮荒瘴疠之地,因此成为了许多人被贬谪流放的去处。被贬谪流放到云贵高原的官员中,有许多文化界、……

    作者: 朱千华   出自:2023年第10期

  • 17
  • 18
  • 19
  • 20
  • 21

中国国家地理 V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