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 交通地理
  • 军事地理
  • 农业地理
  • 化学地理
  • 历史地理
  • 土壤地理
  • 地图地理
  • 地理人物
  • 地质地理
  • 基础地理
  • 天文地理
  • 工业地理
  • 文化地理
  • 气候地理
  • 水文地理
  • 生物地理
  • 美食地理
  • 考古地理
  • 观点地理
  • 乡村“洋城堡”开平碉楼多

    在珠江三角洲西缘的开平,大地上耸立着上千座姿态各异的百年碉楼。远远望去,这些高高耸立的雕楼改变了中国乡村天际轮廓线水平舒展的传统样式,使村落的天际线高低起伏,极富……

    作者: 张国雄   出自:2001年第04期

  • 热带雨林中的红猩猩和长鼻猴

    作者: 张树义   出自:2002年第05期

  • 沙尘暴:自然的功人为的过

    作者: 沈孝辉   出自:2001年第04期

  • 中国的“两河文明”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不同,是两大类各自成长的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使到了铜器时代……

    作者: 唐晓峰   出自:2001年第04期

  • “逐地热而居”的新西兰

    新西兰是世界上高温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着多彩多姿的地热景观。不仅如此,新西兰人还有利用地热的传统,一千多年前来到新西兰的毛利人就开始“逐地热而居”,而今天……

    作者: 王晓卫   出自:2002年第05期

  • 郪江汉墓 触手可及的天国

    对这些暂时充当了饲料加工厂的洞穴,郪江镇的农民们都熟视无睹。打他们童年时起,那些洞穴——除了自家地里这几个外,周围其他山上,到处都有这样的洞穴曾经是他们捉迷藏的好……

    作者: 聂作平   出自:2007年第11期

  • 碉楼、三星堆、黄山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01年第04期

  • 内陆不封闭,太原洋人多 虞弘墓展示中西来风情

    在山西太原隋代虞弘墓面世前,人们似乎不能相信这样的事实:在中国古代的石棺上,会出现完全反映中亚生活的图像资料。虽然这一误解已经澄清,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代社会之丰……

    作者: 张庆捷  常一民  李爱国  张兴民   出自:2002年第05期

  • 穿越五指山核心区

    作者: 何依桦   出自:2002年第05期

  • 为什么要建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是一种自然公园,在它的范围内发育着一种独特、稀有的地质遗迹,这些地质遗迹是地球在46亿年发展演变的历史中由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遗迹和遗物,其中包括生命的……

    作者: 陈安泽   出自:2002年第05期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中国国家地理 V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