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楠溪江 一千六百年前这里流出了中国山水诗

    位于浙江东南部的楠溪江是一条传奇的诗溪。华夏大地虽盛产名山大川,诸条诗路亦千古流芳,可孕育出中国最初山水诗的,却是这条低调质朴的江河。楠溪江的山水基因亦从此汇入中……

    作者: 朱千华   出自:2012年第01期

  • 曹娥江 山河织就的千年唐诗之路

    曹娥江流域的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传奇的诗路,有唐一代,数百位诗人在这方弹丸之地留下了一千多首诗篇。是怎样的浩荡山河,扣动了诗人们的心弦?一千多年后,我们的作者再次踏……

    作者: 弱水  思徽   出自:2012年第01期

  • 重走千年唐诗之路

    这里的人们情感细腻而富于艺术情怀,最朴素的木头竹根,也能在他们手中变成灵光四射的木雕、根雕和竹编。

    作者: 刘乾坤   出自:2012年第01期

  • 曹娥江、楠溪江 两条诗溪的地理密码

    浙江,诗意山河,钟灵毓秀,南有楠溪江,北有曹娥江,串联出灿烂的山水诗路。山河地理的天然基因如何影响了这两条诗溪的命运?千年之后,它们又呈现出怎样截然不同的模样?作……

    作者: 钟言   出自:2012年第01期

  • 曹娥江、楠溪江、富春江 三江流出诗与画

    浙江,水网密集,江河众多。在数不清的水色晶莹、绿意摇荡中,有三条江河格外特殊,那便是曹娥江、楠溪江和富春江。江河是大地的血脉,浙江之于中国的意义,便在一颗颗水珠、……

    出自:2012年第01期

  • 采石采出的景观奇迹

    绍兴一带因为蕴含大量凝灰岩而早在汉代便已成为天然的采石场,这里的凝灰岩石质细腻、石色多样,且没有较大的破坏和剥蚀,形成储藏量大、厚度大、成层性好、保存完好的凝灰岩……

    出自:2012年第01期

  • 西湖是人与自然合作的典范

    白鹭鸟惬意地停在造型美观的三座石塔周围,夕阳的余晖将湖面染得金黄,远处的水杉如同淡墨,印在水云之间。

    出自:2012年第01期

  • 雁荡山:火与水的女儿

    一亿多年前的几次火山喷发及其后的抬升,造成了雁荡山的轮廓,其后的降水及河流,像刻刀一样雕刻和修饰出雁荡山的眉眼与身姿,雁荡山可以说是火与水的作品。

    出自:2012年第01期

  • 南沙群岛未被激活的部分“毒领土”

    这些取自南沙海域的卫星遥感图,清晰地呈现了镶嵌在南海中的这一个个如宝石般动人的岛礁。遗憾的是,我们只能在空中,或是从遥感图上鸟瞰这些美丽的岛礁,而不能亲临实地一一……

    出自:2012年第06期

  • 浙江有个王士性

    在明代还有一个至少与徐霞客比肩,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比徐霞客更睿智更有思想的人,他就是浙江省台州府临海人王士性。他生于1547年,比生于1587年的徐霞客长40岁,他应是徐霞客……

    作者: 单之蔷   出自: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