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 | 床与暖椅的妙创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9年第03期 作者: 孟晖 

标签: 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遗产风景   风云人物   

寒冷时节,即便有软帘毡帐,拥﹃重重貂鼠裘﹄也仅仅只能御寒而已。想取暖,就要有发热的能量。古代虽无暖气、小太阳,却也能成就窗外风雪夜、屋内三两人围炉夜话这般令人神往的图景。
清 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
供图/赵广超
古人的随身“暖手宝”
寒冷的冬日里,古人时刻需要火炉带来的暖意。生活中,除了使用“火炉床”这样的大型家具,人们还制作出精巧的手炉,方便在行走坐卧时持拿取暖。左图绘制的是清代乾隆时期的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以红漆为地、描金龙凤图案为饰的炉内设小铜盆,与铜丝编盖组合,具有很强的导热功能,两端还安有提梁,便于移动。可见手炉在实用的同时,也迎合了吉祥喜庆的宫廷审美。

冬日标配:

围炉、煮酒、烤芋头

五代时,花蕊夫人有一首《宫词》咏道:

密室红泥地火炉,内人冬日晚传呼。今宵驾幸池头宿,排比椒房得暖无?

责任编辑 / 黄鑫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