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秋、风车秋、轮子秋 这样的秋千你荡过吗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1年第06期 作者: 张掖 

标签: 发明与技术   文化遗产   

或是因为人人都爱当“空中飞人”,于是,荡秋千成为众多民族共有的竞技项目,这些地方版的“土味秋千”,也是乡间最为欢乐的娱乐项目之一。
悠悠磨秋情
彝族的“磨秋”由立柱与横木组成。使用时,横木两端的人以脚蹬地,磨秋便如推磨状作环旋运行。既可锻炼身体,又能培养人的勇敢精神。
摄影/李志雄

20世纪70年代,云南省发掘清理了一批西汉时期古滇人墓葬,其中一件铜鼓的鼓腰处饰有“磨秋”纹:图案中有一立柱,4名滇人头戴羽冠,各拉一环,作飞舞旋转状(图1),这就是流行于西南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打磨秋。据清道光《广南府志》记载:“又竖一直木于地,以一横木凿其中,合于直木头上,二人一左一右,于横木两梢头为戏。此落彼起,此起彼落,腾于半空,名曰‘磨秋’。”这段文字可视作铜鼓磨秋纹的最佳注解。实际上,磨秋就是流行于中华大地上的传统体育项目——秋千,它缘起于祭祖祈丰收的宗教仪式,或是与日常生产劳动息息相关。随着时代进步,逐步演化为多民族共有的体育竞技活动。

“高索秋”在内地称“荡秋”(图3),是人们最熟悉的秋千形式,不过这在西南地区只是众多秋千中最普通的一种。它以藤条为荡索,高悬于秋千架上,荡法分单人、双人两种,以荡得高者为胜。此外,西南地区还有“风车秋”“轮子秋”等各种形式的秋千变种:

责任编辑 / 张舒羽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