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平望 桥塘之上的博望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22年第07期 作者: 橡木苔 

标签: 发明与技术   文化遗产   

淼然一波,四望皆平,平望之名由此而来。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但在湖沼泽国之境,平望人究竟驻足于何处,饱览这水天一色的美景?

吴江的平望镇,古为南国低洼之地,既无崇山峻岭束水,亦无城郭沟池挡水,常有湖水漫灌之虞。但转眼之下,千百年间,这里却土固人集,成为江南最为繁忙的水陆要津之一。从沧海到桑田,从荒芜人烟到里人安居、商旅流连,这种变化的原因,还得从平望的桥和平望的塘说起。

多士同心宏利济 嘉名安德足千秋
平望镇的安德桥,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的单孔石拱桥,长54米,宽4.5米,矢高9.3米,跨径11.5米。作为一邑之桥,它在建造之初,就立足长远,试图容纳最大的运船。安德桥担当着船只通航的使命,因此在多次重修的过程中,它仍然保持着高拱挺阔的姿态。

飞梁出平望

在平望,宽广成片的土地极少,人们只能充分利用团状、块状的土地来构筑家园。长期以来,平望形成了“处处通舟楫,家家住岸塍”(明代袁得诗)的居住样态。在这种被水流隔断的环境下,人们的沟通交流即仰赖于桥。横跨碧波之上的长老桥、安民桥、通安桥、下湖桥、小暮虹桥等,历久经年,已与平望融为一体。

责任编辑 / 马怡  图片编辑 / 吴西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