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
下南洋的“中转站”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01期 作者: 蔡葩 

标签: 历史地理   文化地理   海南   海南   岛屿   

17世纪以来,中国沿海一带很多人漂洋过海,前往广阔的东南亚环海区域谋生,海南岛成为他们南下的重要驿站。从这里出海闯荡南洋的移民,不仅给海南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也见证了这座孤岛和东南亚环海区域最深的联系。
作为近代史上与东南亚环海区域产生深远联系的海岛,海南的下南洋浪潮尽管比福建和广东沿海都晚,但是规模却不小。那些早期从福建和广东沿海迁徙到海南岛东部的闽人,对橡胶业和锡矿业兴起的南洋充满着迷梦一般的想象。为了谋求生存空间,也怀抱一个南洋发家梦,他们不惜一切涌向了南洋。于是,在整个20世纪40年代以前,海南人不断南下南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移民浪潮。他们也成为最先走向海洋、最早一批看世界并带回新观念和新思维的人。摄影/宋举浦

历史上的下南洋,通常是因为生活所迫,写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的《论南洋事宜书》说:“闽广人稠地稀,田园不足以耕,望海谋生者十居五六。”所以从古至今,下南洋一直是广东、福建和海南这些沿海地区最为常见的。而在海南,形成规模和移民高潮的情形却要比广东和福建晚很多。自清代以来,海南人抛弃家园,背井离乡,纷下南洋。专家研究表明,这些闯南洋的人群,基本上是早期从福建和广东沿海迁徙而来,而且又都是居住在海南岛东部的移民。在南洋的岛东人达200多万,可以和福建人、广东人、潮州人媲美,岛东的文昌、琼海一带,几乎户户有华侨。

下南洋是海南人的二次移民

远离政治中心的海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是古代贸易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物产名贵丰饶。移民到这里的沿海居民,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继续往更远的地方迁徙呢?下南洋的海南人,为什么又都集中在海南东部沿海地区?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还是要回顾一下海南岛移民路线、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

责任编辑 / 王杰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