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后,在上海、天津等地,出现了和中式点心共存的西点。西式糕点获得了国人的青睐,成为“高级感”的象征。一部西式糕点的接受史,也是中西饮食文化的……
作者: 刘菲
点心的包装,是观察点心与礼文化碰撞交融的窗口。高档的点心包装,是制作精美并饰有吉祥纹样的食盒,更为平民化的点心包装是“蒲包”。面子与里子都照顾好,才……
作者: 阿毛塔
中国人将蒸汽运用在了饮食生活上,造就了有别于西方的蒸文化。蒸制点心松软温润,这当中蒸笼功不可没。
作者: 高启安
做点心离不开的擀面杖,虽然家常,却不平凡。它的历史,还颇为有趣。
作者: 莫大
想和古人“同吃一块饼”吗?借助点心模具或可实现。这些刻在木头上的纹样与文字,是对中国传统点心文化最“原汁原味”的记录。
作者: 吴风
那些冠以包子、馃、酥、呱嗒种种马甲的肉馅点心,证明了中国人面对食物时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饮食文化特质。它的曲折迂回之路,表达了中式点心上可达……
作者: 魏水华
“点心”一词诞生前,点心这种食物是否就已经出现?点心之前的点心,不是点心,又是啥?
作者: 白马
无险不成塞,无道不成关——“雁门塞”“外三关”,千古关塞的代表就在晋北。它们又如一条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纽带,奠定了三晋北方的底色。
作者: 楼学 于汐
寺不在大,有宝则名。山西省繁峙县的岩山寺,正是这样一处藏宝之地。
作者: 知琪
信仰,使人仰望天空;建筑,将理想中的“天宫”变成了现实。
作者: 江清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