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特别策划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信仰,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却又知之甚少:为何是这十二种动物?老鼠凭啥当老大?本命年是凶年吗?……上到宇宙苍穹,生肖是蕴涵天文星象的时间密码;下到人间……

    出自:2021年第01期

  • 虹饮于河

    气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古人如何测风雨?请看甲骨文上的“天气预报”。

    出自:2021年第01期

  • 广元千佛崖 | 广元千佛崖

    广元千佛崖开窟造像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均为四川之最。它营造在嘉陵江畔、金牛古道之侧,历来南北行旅往来不绝。中原佛法从这里进入蜀地,化为川风。

    出自:2020年第12期

  • 明蜀王陵 | 成都版的“明十三陵”

    出自:2020年第12期

  • 蜀刻是如何炼成的?

    出自:2020年第12期

  • 都江堰 | 水沃四川

    自古水患频频的成都平原,后来却蜕变成天府之国,奥妙在于一道庞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它化岷江滔滔江水为滋养沃野的生命之水。

    作者: 寒鲲  贻芥   出自:2020年第12期

  • 蜀道:从古蜀走向四川

    巴蜀大地,被崇山峻岭所困。为了沟通内外, 人们修筑了蜀道。蜀道打通了秦岭、大巴山,联系起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它帮助秦人将蜀地经营成稳固的天府之国,为统一天下奠定坚……

    作者: 李瑈   出自:2020年第11期

  • 巴与蜀:『相爱相杀』三千年

    谈蜀,不能不提巴。巴与蜀,地理空 间东西并列,文化气质泾渭分明,却成为拆不开的特定称谓。巴蜀如手足,有情有仇,有分有合,最终汇流一道,成为极富地方色彩的巴蜀文化。……

    出自:2020年第11期

  • 蜀王大墓古:蜀国最后的辉煌

    位于大陆深处的古蜀国,为何会盛行奇特的船棺葬?蜀王的超豪华大墓和随葬品中,隐藏了哪些关于古蜀文明的信息?

    出自:2020年第11期

  • 青山遮不住:古蜀与中原王朝恩仇录

    作者: 苗子兮   出自:2020年第11期

  • 27
  • 28
  • 29
  • 30
  • 31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