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蒙古族:敖包节,英雄会

    草原上随处可见一种由石块或沙土堆砌起来的锥形体,竖着柳条,挂有哈达或风马旗。这就是敖包。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北方草原少数民族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而敖包则是祭祀……

    作者: 瑜韵   出自:2020年第01期

  • 小年“灶”起来

    灶神,算是中国百姓最亲近的神明。不过,也可能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 侯磊   出自:2020年第01期

  • 腊八节:不只一碗八宝粥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拉开春节序幕的腊八,必不可少的一碗腊八粥,竟和外来的佛教密不可分,也着实有趣。

    作者: 苏蘅   出自:2020年第01期

  • 神祀书

    腊八、小年、除夕,给这些节日找一个共同点,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祭祀。

    出自:2020年第01期

  • 重阳 男女老少的共同节日

    登高节、体育节、菊花节、茱萸节、女儿节、花糕节、祝寿节、老年节……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重阳节。

    作者: 梁石   出自:2020年第01期

  • 七夕:天上人间 星语心愿

    七月初七,赏星斗巧。银河耿耿,浮现出古人最大的脑洞;金风玉露,又寄托着人们最务实的梦想。七夕并非传统的情人节,它是一场天上人间的全面互动。

    作者: 郑艳  祈华   出自:2020年第01期

  • 端午节 一个复合节日的诞生

    我们熟知的那些端午节习俗从何而来?这当中有许多你想不到的秘密。

    作者: 张经纬  张掖   出自:2020年第01期

  • 彝族 他们也有立秋节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不仅汉族重视,许多少数民族也将之视作节日。其中过得最生动、最具民族特色的,恐怕要数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的彝族。立秋时节,插秧已经结束,只待……

    作者: 瑜韵   出自:2020年第01期

  • 清明 半是欢愉半是伤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一个节日,却有两种气氛。你是否想过,扫墓与踏青,为何偏偏都在这一天?

    作者: 侯磊   出自:2020年第01期

  • 烧塔 习俗大不同

    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日子,人们在这天赏月、拜月、吃月饼。此外,还有一项特殊的习俗——烧塔。

    作者: 张掖   出自:2020年第01期

  • 33
  • 34
  • 35
  • 36
  • 37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