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 交通地理
  • 军事地理
  • 农业地理
  • 化学地理
  • 历史地理
  • 土壤地理
  • 地图地理
  • 地理人物
  • 地质地理
  • 基础地理
  • 天文地理
  • 工业地理
  • 文化地理
  • 气候地理
  • 水文地理
  • 生物地理
  • 美食地理
  • 考古地理
  • 观点地理
  • 左大康 他将地理研究与国民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近现代的湖南人都有一股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精神除了体现在革命家和政治家身上,也集中地体现在了地理学家身上。说起湖南的地理学家,左大康便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一方面他将……

    作者: 高雨   出自:2021年第02期

  • 黄国璋 他与胡焕庸并称为“南胡北黄” 他是创办地理系最多的地理学家

    1911年,在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的毕业生中,有两位后来成了卓有成就的人,一位是开国领袖毛泽东,而另一位则是著名地理学家黄国璋。就在同一年,二人又同时进入了湘乡……

    作者: 高雨   出自:2021年第02期

  • 傅角今 他为南海画出了十一段线

    在湖南籍的地理学家中,有一个人不可避免要被提及,在他的主持下,南海诸岛得以命名,U形的十一段线第一次圈出了我国这片蓝色疆土的准确范围。正是由于他,被英国人有意绘错……

    作者: 高雨   出自:2021年第02期

  • 邹代钧 他是中国近代地图学的奠基人,他的家族出过46位舆地学家

    1880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出任驻俄公使,并在次年与沙俄签订《中俄改订条约》,收回了新疆伊犁特克斯河流域的广大土地,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通过谈判收回被外国侵占的领土。……

    作者: 高雨   出自:2021年第02期

  • 湖南人 从“千年蛰伏” 到“百年怒放”

    在中国各省中,湖南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可归纳为“湖南现象”:在上千年的历史舞台上,湖南人始终默默无闻;到清朝中后期,湖南人才首次沛然崛起,尤其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作者: 徐志频   出自:2021年第02期

  • 中国半部近代史是由湖南人书写的

    “一部中国近代史,半部由湖南人写就”,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这说的是湖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群体爆发的独特人文现象,以及湖南人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出自:2021年第02期

  • 丘陵上的湖南 人间烟火正浓时

    对于湖南的地貌,一般的说法是“七山二水一分田”,事实上这是不懂地理知识的误解:湖南山地只占51%,而丘陵(含岗地)则占近30%。很多人或许没意识到,丘陵对湖南有着特殊意义……

    作者: 徐哲  宏立   出自:2021年第02期

  • 湖南 装备制造有底气 特色产业有活力

    湖南省位于我国华中地区南部,全省西、南、东三面环山,在北部的洞庭湖形成了一个开口,成为湖南与外界沟通的北大门。对于湖南的地貌,自古就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但……

    出自:2021年第02期

  • 澧水 灿烂的古文化在这里孕育

    作为湖南四水中最短的一条,澧水常常被人忽视,其实,她孕育的古文化极为灿烂:数百处史前遗址在这里被发现,中国最早的城市在这里兴建,楚文化在这里留下鲜明的印记,水运兴……

    作者: 谈雅丽  苏大平   出自:2021年第01期

  • 湘西沅江 串起众多“边城”的 千里长河

    流过湘西的沅江是一条与众不同的河流,它穿越崇山峻岭,北通巴蜀,西扼滇黔,繁茂的支流将数个省份的交界边地“缝合”在一起,再东下洞庭湖、长江。历史上,它既是一条繁荣的……

    作者: 朱千华   出自:2021年第01期

  • 42
  • 43
  • 44
  • 45
  • 46

中国国家地理 V

推开自然之门 昭示人文精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